第二百零九章 咸阳授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数天后。

    咸阳校场。

    昔日庄襄王赢子楚弥留之际带着嬴政阅兵之地。

    礼台早已布置好。

    黑色旗帜迎风飘扬。

    四周成千持戈锐士将礼台空出十丈,护守在外。

    而再往后,便是成千上万的咸阳百姓,以及隐藏在其中的五国使者、间谍、商人。

    秦国的这番举动,让他们摸不着头脑,自然前来关注。

    “秦王究竟是想要做什么?闹出这么大动静?”

    “不会准备誓师,调动秦人继续征战吧?”

    有人忧心忡忡地道。

    毕竟秦王政刚继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韩国,怎么看都像个战争狂热分子,和昭襄王有的一拼。

    “大王说是要授勋,什么是授勋?”

    有的百姓不解问道。

    有了解的人顿时自得说道:“听说是大王对军功爵的一个补充,也是对有功之士的褒奖。”

    “那究竟有啥用?是要分土地吗?”

    “听说不分土地,但是得军功章者,可以用来抵罪还可以用来免全家徭役,获得姓氏,甚至有机会加入大王亲军。”M..coM

    “而且能获得军功章之人,一般都有爵位,多了军功章,就多了一次免罪的机会,不会被轻易削爵。”

    “那就好,只要不影响获得爵位和土地就行。”

    “大王都说了,只是一个补充,对我们有利无害,甚至对一些个人勇猛,但是造成战友受伤死亡的人来说好处更加巨大,他们经常因为己方折损不得不用敌人的人头抵消损失,但如果获得军功章,就更加容易获得爵位了。”

    “那看来真是好处多多,大王为我大秦的士卒们想的深远啊!”

    各种议论声吵吵嚷嚷。

    本来按照秦律,这样当街聚集讨论是不允许的,但是今天不同,是大王要当着咸阳百姓授勋,自然百无禁忌。

    而在秦军把守的内圈中一侧,也是礼台之下,吕不韦等文武将臣已经列位等候。

    虽然大家早已知道详细情况,但这一天终于到来,他们还是充满好奇。

    想要看看秦王究竟能弄出什么玄虚。

    而在另外一侧,则有排列整齐的一百多人,蒙骜、蒙武等将军UN也在。

    有蒙骜这样的上将军参与,无疑说明了这次授勋仪式的庄重与规格之高。

    除此以外,下面还有书案,有人跪坐在前,手握毛笔。

    这是史官。

    如此重大时刻,第一次出现,自然要被载入史册。

    咚!

    咚!咚!

    随着沉闷地鼓声响起,杂乱的声音逐渐消失,所有人也都仰起头看向丈许高的礼台。

    礼台方正,后方两角各有一面大鼓,此刻两个浑身肌肉的大汉甩起沉重的鼓槌,狠狠敲击在鼓面上。

    紧随其后,悠扬的号角声也被吹响。

    一时间所有的杂声都消失了。

    肃穆的气氛中,一架由三匹健马拉着,宛若金属巨兽的马车从后方缓缓行驶而来。

    “大王驾到!”

    伴随一道尖锐地声音划破长空,一个身穿黑色王袍,腰跨王剑,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的少年缓缓从马车走下,登上礼台。

    “参见大王!”

    “大王万年!”

    嬴政刚一出现,百官躬身而拜,四周大秦锐士同时单膝跪地,大声喊道。

    其后的咸阳百姓也纷纷拜倒,高呼‘万年’!

    “平身。”

    嬴政站在高台之上,俯瞰四野,缓缓抬手,平静地声音随之从口中传出,响遍四野。

    “谢大王!”

    随后,嬴政身后的芈启缓缓展开帛书,大声念道:“秦王诏:寡人初继王位,逢五国合纵意图灭秦,幸哉我大秦锐士作战勇猛,君卒上下戮力同心,击溃背德联军,灭背盟之韩,置颍川郡,为我大秦开疆扩土,为记此战之功,寡人亲颁勋章,后世永记,名垂秦史!”

    “谢大王!”

    “大王万年!”

    “大秦万年!”

    下方顿时山呼海喝。

    有人为利,有人为权,有人为名。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这三样而付出血的代价。

    没有钱的人想要拥有钱财,拥有钱财的人就会渴望得到权力,得到权力之后,又会渴望名垂青史。

    最终逃不过名之一字。

    甚至在数百年前的春秋时期,有人为名,以妻子之性命,以断臂为代价,来换取一个成名的机会。

    有人养士三千,只为传播美名。

    还有人著书立说,最后都逃不过一个名字。

    现在,嬴政竟然给底层士卒一个留名的机会。

    能得勋章者,大多都已有低爵在身,吃喝不愁,现在竟然有载入史册的机会,自然眼前一亮。

    其实在此之前,关于军功章的用途早已与他们说明,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只当做一个免除徭役,以及抵消罪过的功劳而已,不至于出了事削爵。

    没想到还能载入史册。

    顿时一个个心怀期待。

    百官也纷纷侧目。

    他们可是知晓能在历史上留名者,何其难也。

    “获铜章者,一百零八人。铜章者,同役单人杀三甲者可获,饮食同簪袅,赏千钱,全家免两年徭役,可获姓,可抵罪,县史载其名。”

    “现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