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工作多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在这方面,纪叙是制片人,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对于陆潜来说,他需要什么,询问纪叙就可以了。至于纪叙如何完成要求、剧组又怎么运转起来,那就不是他需要担心的事情了。

    既然纪叙说,他们需要一个清晰的组织架构,那么他们就需要。

    而且,陆潜知道这还不是全部,没有听到纪叙刚才说了一句“首先”吗?

    果然,“其次”马上就来了。

    “其次,电影拍摄完成之后,发行、上映、宣传,这又是非常复杂的流程,你不会想要再经历一次‘解除好友’的。”

    “我们需要成立一家公司,最好拥有自己的发行渠道和宣传团队。”

    其实,建立发行渠道,并不困难,简单来说,就是和院线展开合作讨论:

    每部电影上映的时候需要在多少院线、多少银幕、什么时间段排片,第一周排片率如何、后续第二周第三周排片率又如何,票房分红比例应该如何,电影海报在电影院里的位置以及售票员的宣传比例如何。

    诸如此类等等。

    建立发行渠道也就意味着公司需要建立一个专业部门,支付这些专业人士的工资,这是一个庞大的支出,对于小公司来说,往往可能入不敷出,所以选择与专业发行公司合作,反而让事情更加简单。

    那么,大门影业又是怎么回事呢?

    显然他们不缺钱,但为什么还要流光影业牵线搭桥呢?

    早年,大门影业确实缺钱,而且他们的作品往往都是剑走偏锋,票房表现非常不稳定,建立发行渠道并不划算,所以他们就放弃了。

    后期,大门影业渐渐做大做强,他们自己也没有预料到公司能够达到现在的规模,当他们准备建立发行渠道的时候就已经太迟了——

    院线也不是傻瓜,对于大门影业如此级别的公司,要求自然更加繁琐。

    比如面对小公司,院线可能就一刀切,票房分红固定是35%;但面对大门影业,他们就要求按照个例来谈,每部电影和每部电影需要分开来谈判。

    而且,八大院线全部团结起来,大门影业也是束手无策,谈判也就陷入僵局;其他六大电影公司也全部都是竞争者,巴不得看到大门影业继续没有发行渠道,没有落井下石就已经展现出大公司的气度了。

    现在,流光影业扮演的就是牵线搭桥的角色,让大门影业和八大院线面对面地在一个会议室里坐下来谈,以更加高效也更加直接的方式寻求发行渠道的合作方式。

    归根结底,并不是说大门影业做不到,而是利益纠葛的拔河,同时还是资历与人脉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等。

    纪叙现在就已经看出了全局,与其陷入被动之后再寻找解决办法,不如早早掌握主动——

    当然,代价就是,公司成立之初就需要背负整个部门的成本支出。

    但纪叙并不担心。

    “解除好友”的票房分红就足够他们支撑一段时间了,更何况,他对“突袭”也有信心,又或者应该说,他对陆潜有信心。

    陆潜眨巴眨巴眼睛,确定纪叙已经说出想法之后,不由露出了一个笑容。

    “我只是准备拍摄一部电影,怎么突然就演变成为创建一家公司了呢?”

    “不过,你说的对,我相信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