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对症下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突袭”这部作品,对于洪家班来说确实至关重要。

    洪家班不仅负责武术指导、武打替身,而且还有大量成员进入摄像机镜头之内担任角色。

    在剧本里,主要角色并不少,包括一支特警队、两位警方高官、三位反派头目以及一些主要公寓居民。

    整体来说,有台词的出镜角色就已经达到了两位数,其中有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没有武打戏份的,一部分则是肩负武打重任的。

    前者通过演员工会寻找到合适的演员,后者则几乎全部从洪家班成员之中挑选。

    武打戏份最吃重的三个角色,一个是阿泰,一个是阿泰的哥哥阿木,一个则是反派大头目的第一打手铁拳,其他角色自然也有武打场面、枪战场面,但整体来说,这三个角色才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阿木,最后由曹笙扮演;铁拳,则由洪元和亲自出马。

    也就是说,洪家班就承担了整部电影的核心重量,在管舟之外,曹笙与洪元和也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表现。

    今天是第一场戏,两位“反派角色”都还没有登场,曹笙与洪元和就站在场边观看。

    以前都是看着其他演员投入拍摄,现在轮到管舟出现在镜头的近景和特写之中,那种感觉非常怪异,亢奋和激动汹涌起来之后,紧张和焦虑就在胃部里燃烧。

    而现在,先是听说管舟受到表扬,然后又听说导演的信任,紧张的情绪不由自主就放松些许。

    曹笙就朝着洪元和快步跑了过去,“洪师傅,导演说管舟表现很好。”

    可以明显看到,洪元和的眼神里流露出一抹欣慰,这让管舟的鼻头有些发酸。

    拍摄,中断了将近一个小时才重新开拍。

    因为日出升起,整个光线环境已经截然不同,陆潜希望能够在公寓楼之内呈现出黎明破晓的光线状态,相对应地就需要更多准备工作,这也确保剧组不需要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准备,然后就抓住那短短两个小时来完成拍摄,能够在更充分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再加上今天陆潜临时改变的镜头脚本,苏子一的灯光调试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本来,苏子一的光线更加倾向于铜黄色,就是带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古胶片影像气质的一种色彩选择。

    但现在,为了与黎明的蓝色时刻更加契合也更加融洽,苏子一将光线调整为铅黄色,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恐怖电影的经典色调,与湛蓝色交汇能够形成一种妖艳的孔雀蓝,无疑能够为电影增加色彩。

    整个拍摄现场,开机拍摄短短不到二十分钟,然后休息一个小时,等待灯光组忙碌完毕,才再次拍摄。

    刚刚开始的戏份,全部都是全景,难度并不大。

    什么意思?

    就是陆潜希望展示整个特警队的情况,以多线交织、平行剪辑的画面呈现出他们潜入公寓楼的情况以及公寓楼内部平静的生活日常,简单来说,没有聚焦在一个特别人物特别场景上。

    得益于此,中景和全景是主要画面,演员们只需要呈现出剧本上的一个状态或者场面即可,不不需要近距离特写,表演难度系数也就相当于群众演员,确实没有什么难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