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色调搭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能够打破陆潜的思想框架带来更多灵感;而陈慕身上,却拥有这种火花四射的碰撞感。

    “突袭”是如此,接下来的“游客”,看起来也是如此。

    那么,陆潜是什么想法呢?

    陈慕的话语暂时到一段落,目光灼灼地看着陆潜。

    但陆潜没有说话,只是陷入沉思。

    陈慕有些焦虑,他宁愿陆潜不管不顾地就往外抛想法,即使是争吵,两个人的思想也在持续碰撞,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灵感保持井喷状态。

    沉默?

    沉默是一种消极对抗的行为,就好像对着山谷呼喊,期待着回音,结果却只有一片安静,那是非常令人不安的。

    一秒。两秒。三秒。

    就在陈慕准备对着陆潜破口大骂的时候,陆潜终于开口了。

    “抱歉。”

    什么抱歉?

    “抱歉,我显然没有打开自己的想法,忽略了更多可能性,你的想法是正确的,比蓝色滤镜更加适合,抱歉我刚刚无视你的建议。”

    陈慕有些反应不过来,愣了愣,然后凶神恶煞地吐槽回去,“为什么要向我道歉?你这样,那我变成了什么?”

    关于画面构图争论的时候,最后陈慕被陆潜说服,但陈慕就没有道歉。

    纪叙悄悄低垂脑袋,掩饰着嘴角上扬起来的弧度。

    陆潜眼底也浮现出一抹笑容,只是耸了耸肩,但这一个动作却让陈慕越发窘迫起来,然后陆潜也不等陈慕开口,就直接转移了话题。

    “如果这样的话,我认为我们其他部分也需要做出调整。”

    “一方面是度假村的内部装潢,应该增加黄褐、白色、铬黄、暗黄、米色等等色调的运用,白诚可能需要做一些局部调整,特别是桌子、茶壶、地毯这些。”

    “另一方面则是演员的穿着,应该以蓝色、黄色、灰色、黑色等等为主,根据不同场景的构图来调整这些穿着,相对应地,配角登场的时候,穿着的色调也需要跟着做出改变。”

    陈慕提出了一个想法,而陆潜的发散思维则传递到整部电影的高度。

    在色彩搭配层面,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Eric-Rohmer)无疑是大师,在他的电影里,色彩的运用和搭配总是能够传递出更多情绪的冲击,堪比一副油画。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他总是能够找到最特别又最恰当的场景,完成构图并且呈现色彩,从场景到服装全方位地展现出纯粹的视觉享受。

    在这方面,陆潜确实缺少了一点点灵感,此前两部电影也完全无关,但现在依旧不迟,也许他们可以从“游客”开始探索研究,进一步呈现出电影艺术。

    为什么布景师、服装师、造型师、发型师等等角色在电影里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却很少很少有观众能够看出来呢?

    原因很简单:导演。

    主要还是因为爆米花电影越来越没有所谓的“电影感”,这些细节所带来的感官效果迷失在电脑特效的狂轰乱炸之中,观众们自然也就没有了感受;但如果导演能够从细节入手,电影感就能够带来独特而美妙的观影体验。

    陆潜跃跃欲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