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隔岸观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多可以投资拍摄的潜在项目。

    其二,是未来规划。

    因为整个编剧培训计划,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加入新秀培养计划,除了能够找到更多值得瞩目的新人之外,他们自己的名望和声誉也能够得到认可,甚至培养出自己的嫡系编剧,可谓是名利双收。

    简单来说,陆潜画了一块饼,看起来很美好,但到底会如何执行又会如何推进,这就没有人知道了。

    也许,陆潜通过如此计划拉建立人脉、打开局面,这就是最大可能了。

    但即使是流光影业和云翔娱乐也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看不懂陆潜的策略,因为这项计划真的是吃力不讨好,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最终产出成果也可能非常非常低——

    就人脉而言,选片经理在电影行业里的话语权也是非常非常有限。

    从选片经理们的反应就能够看出来了,其实陆潜陆陆续续接触了三百多位行业位置上的相关人员,但最终答应陆潜邀请的也就是四十人左右,而且最终罗列出六十人的名单,其中就可以看到不少水分,某些初出茅庐的选片经理也出现在名单上,权威性着实没有保障。

    那么,陆潜到底图什么呢?

    云翔娱乐曾经一度想要搞破坏,不管陆潜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都要不择手段地破坏陆潜的计划就对了,但终究还是没有执行。

    原因?

    不是因为他们心软,而是因为他们担心犯众怒。

    毕竟“黑名单计划”的受益者是广大编剧、导演和制片人,那些被抛弃被放弃被无视被宣判死刑的项目何其多,如果他们掐断这一丝希望,恐怕云翔娱乐就要陷入人人喊打的局面了。

    但是,不破坏不代表他们会袖手旁观。

    流光影业就主动“配合工作”,不仅没有阻止陆潜的项目,而且还一鼓作气地丢了五百多个废弃项目过去,美名其曰“我们期待着能够有更多优秀作品被看见”,但真实目的就是转移矛盾——

    那五百多个项目的背后之人就要纠缠陆潜和蓝鲸影业去了。

    这些项目一直被遗弃在仓库里没有消息,其中不乏一些有名有姓导演或者编剧的作品,但显然电影公司不感兴趣。

    站在流光影业面前,这些人的抱怨和吐槽也只能往肚子里吞,但面对年轻稚嫩的蓝鲸影业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陆潜设置“黑名单计划”,描绘出一个动人的蓝图,一旦无法按照预期进行,那么这些人必然会死死纠缠蓝鲸影业,届时陆潜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小鬼难缠”。

    云翔娱乐也跟着一起凑热闹,丢了三十多个项目过去,然后幸灾乐祸地隔岸观火。

    也正是因为如此,“黑名单计划”引发了一点点讨论,但没有能够真正激起水花,七大电影公司更是不屑一顾:

    陆潜在他们眼中完全就是一个涉世未深又怀抱着不切实际幻想的年轻梦想家,也许有些导演才能,但经营管理方面则全然没有脚踏实地的现实意义。

    李集从李琅口中得知“黑名单计划”的来龙去脉之后,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

    就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