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喜剧套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

    同样也是各大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纷纷拒绝“施密特湾”的原因,单纯从笑点设置的方式来看是没有新意的,而笑点质量也缺少突破,甚至可能还比不上现在电视台正在播放的情景喜剧。

    “那么,‘施密特湾’和其他情景喜剧的区别在哪里呢?”

    “我认为,‘施密特湾’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塑造出了一群特别的角色,一夜破产然后从富豪演变为穷人,而且必须生活在穷乡僻壤之中,但是,剧集并没有满足于此。”

    “如果是其他喜剧,他们可能就专注于利用这些角色和困境做斗争、面对穷困潦倒发生啼笑皆非的冲突、和其他生活贫困人们之间发生的冲突来制造笑点。”

    严格来说,“生活大爆炸”、“破产女孩”、“老爸老妈的浪漫史”、“老友记”等等经典情景喜剧全部都是如此模式:

    设置一群角色的人设,然后通过人设的碰撞来制造笑点,这些作品也全部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和超高的人气。

    但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如果喜剧还想要延续如此成功模式,在笑点模式基本已经被观众熟悉的情况下,自然是行不通的。

    这些喜剧的共同缺点就在于:看不到故事的终点,因为喜剧不同于正剧,喜剧角色往往没有成长弧光,他们需要坚持人设,一旦人设被打破,喜剧效果和套路就无法出来了。

    也就是说,喜剧里的这些人物,都不会成长——至少很难,于是发展到后期,一旦笑点没有办法找到新意,剧集可能也就走入死胡同,然后面临烂尾的困境。

    “但是,你们没有。”

    “从第一季的故事里就可以看到,你们有意识地设置这四个人物的改变与成长,他们需要适应环境需要改变自己需要不断学习,甚至慢慢改变他们看待这个世界和生活的观点,这才是剧集最难得的部分。”

    用喜剧的方式来讲述成长与改变,也许这样的话,剧集很难长远,制作一定长度之后就能够看到结局了,因为人物都已经完成蜕变,故事自然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但如此叙事方式却能够为喜剧注入正剧的代入感,让观众跟随角色们一起成长,左冲右撞地学会生活道理。

    简单来说,这就是陆潜最喜欢这套剧集的原因,哪怕剧集无法制作长远也没有关系。

    “但遗憾的地方就在于,你们对于这一点的创作概念并不清晰,只是隐隐埋了一些线索,没有能够真正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主线,这也是我希望看到你们能够做出改变的。”

    以人物弧光作为叙事主线,将情景喜剧串联起来,这无疑是一个大胆且新颖的想法,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情景喜剧敢于这样做——

    即使是尝试,也只是浅尝则止,没有真正融入故事里。

    李集看着眼前的陆潜,心弦微动,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陆潜对于“施密特湾”提出的意见是最多的,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在四组竞争之中占据了些许先机?

    毕竟,根本不感兴趣的话,陆潜完全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多心神和口舌和他们交流,不是吗?而且意见如此明确如此清晰,如同手术刀一般精准地抓住事情的核心。

    想到这里,李集的心跳就无法抑制地加快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