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并非本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如果蓝鲸影业想要打破封锁,他们也必须像大门影业一样寻找到一片战场,然后深入耕耘,但必须承认的是,公司成立时间太短,修仲钧能力出众但经验不足,所以全盘规划的格局还没有架构起来。

    从“突袭”到“疾速追杀”,一切都发展得太快,但布局还是欠缺考量和规划。

    不过,这就是成长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同时也是公司壮大过程中必须经受的考验,否则仅仅只是“听说”、“耳闻”、“学习讲座”,而没有实践经验,遭遇真正问题的时候就总是无法脚踏实地地安定心神。

    种种原因之下,“疾速追杀”就进入暑期档了,虽然还有大门影业的加持,但终究是蓝鲸影业首次进入暑期档竞争,而且还没有陆潜的加持,这也意味着不确定性更多,同时竞争更加开放,一切都有可能。

    对于蓝鲸影业来说,此次“疾速追杀”进入暑期档,或多或少有借助大门影业的力量试水看看暑期档的意图。

    他们也知道公司欠缺经验,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寻找突破口和立足点,总是需要一些试错过程,此次正好有大门影业的加持,再加上侯晓川和管舟的组合也值得信赖,所以就大胆地选择放手一搏。

    也正是因为如此,蓝鲸影业的选择余地更小更窄,放眼望去,暑期档随随便便一个档期都不好找惹,“疾速追杀”才是随时都可能被碾压被秒杀的软柿子,客观来说,这次“碰瓷”的,并不是流光影业,而是蓝鲸影业。

    经过反复斟酌反复商议,最终屈雨时选择了这个档期,而且是在流光影业已经公布所有电影档期的情况下。

    然后,“流光影业VS蓝鲸影业2.0”,正式上演,新闻媒体的讨论铺天盖地,吃瓜群众的围观也热闹非凡。

    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电影好看吗”,“哪部电影更加值得走进电影院观看”。

    至于其他,什么公司打架、什么背后黑幕、什么暗潮涌动,普通观众真的没有心思也没有兴趣了解,也许唯一能够吸引他们视线的,大概也就是“陆潜和流光影业的二三事”了,但这难道不是明日黄花了吗?

    从如此角度来看,“绅士密令”无疑抢占先机,因为这可是一部备受期待的作品,早在定档很久很久以前,电影的讨论热度就已经沸沸扬扬了。

    原因,非常简单。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关注一部电影的理由并不复杂:熟脸。

    像李奥这样如雷贯耳、红到发紫的演员,每次加盟出演新作品,总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吸引无数关注,不需要狂热粉丝,哪怕只是吃瓜路人也会因为这个名字而多看两眼,就是如此简单。

    “绅士密令”,也是如此。

    从导演李奇开始,就有不少普通观众听说过他的名字,甚至看过他的作品;而且,这次李奇又找了两位流量小生担任双男主,依靠狂热粉丝的持续刷屏,普罗大众也已经不止一次在视线里看到过这部作品:

    印象,也就有了。

    这显然是“疾速追杀”所不具备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