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一枝独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的是,“游客”的前期口碑导致期待值一路飙升,观众和媒体的审美标准必然会更加严格更加苛刻。

    电影的正式登场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发生的,结果不负众望地满足了所有期待,这才引爆了媒体和大众的一片欢呼声,这也是“游客”能够登上社交网络热搜榜的关键原因之一。

    在影迷观众之中,陆潜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自己的口碑,还有死忠。

    现在,人们终于能够明白:

    为什么电影能够在蔚海和塞卡引爆讨论狂潮,为什么诸多影评人迫不及待地称赞陆潜显露“大师气象”,为什么董瑞茜和张本卿等人愿意出现在陆潜全新电影制作阵容里——

    陆潜,值得。

    这才是原因。

    但,这依旧不是全部。

    票房呢?

    当然,艺术电影的票房从来都不是重点,拿“游客”和“突袭”的票房比较,这根本就没有任何比较的价值。

    准确来说,“票房成功”的定义,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身上,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商业时代,即使是艺术电影也必须考虑回报率,票房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何况,陆潜至今为止依旧保持票房不败神话,难以置信的利润回报率更是各大电影公司最为眼红的关键——

    否则,流光影业怎么可能同意施文勋胆大包天的提案?唯一能够说服流光影业既往不咎的,就是更大的利益。

    所以,“游客”的票房如何?更准确一些,利润回报率如何?陆潜能否延续自己的不败神话,就连艺术电影也不例外?

    尽管新闻媒体都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了,毕竟没有人能够保证艺术电影的票房;但还是忍不住期待。

    视线,就这样熙熙攘攘地聚焦在“游客”的票房数字上。

    十月第二周,全球电影周末票房排行榜,“火星任务”蝉联冠军。

    这部由张本卿至交好友马达主演的作品,成为今年颁奖季的一匹黑马,明明是一部科幻/喜剧电影,却实现票房和口碑双线飘红,上映两周累积票房就已经轻松突破七亿,优秀的表现引发一片惊叹声。

    传闻,电影发行公司雄狮影业信心满满,准备改变计划,为电影冲刺金册奖发力,集中力量主攻导演、男主角和剧本等几个奖项部门。

    在“火星任务”之外,全球电影周末票房排行榜还有另外一个身影吸引了无数视线:

    排名第二十七,“游客”。

    等等,这排名数字都已经接近榜单的后半部分了,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吗?

    原因非常简单:M..coM

    一间院线,周末三天累积票房两百万。

    这也意味着,电影的单馆票房高达两百万,然后,历史记录就这样诞生了——

    “游客”成为有史以来单馆票房排名第二的真人电影,仅次于今年三月上映的作品“大酒店”,一前一后地刷新历史最好成绩。

    等等,什么?

    陆潜又创造历史了?而且这一次还是艺术电影在票房方面创造历史?

    这……这也太惊人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