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一块蜜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业人士之中得到越来越多肯定,甚至超过了“七”和“格斗俱乐部”,成为卫彻最备受肯定的一部作品。

    因为电影的视听语言堪称完美,将画面、景象、台词与人物的内心、困境、变化完美无缺地杂糅在一起。

    电影真正关注的,不是案件真相本身,而是一个真相所带来的困扰和压迫,当那个谜题沉甸甸地压在胸口,无形压力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未知的、悬疑的、紧迫的,改变着案件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命运。

    不仅是受害者,还有警方调查人员,还有媒体记者,没有人能够例外。电影将“真相”的力量,完美呈现。

    遗憾的是,因为缺少一个“爆点”,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十二”的认知度和流传度都远远比不上卫彻其他作品,甚至很多普通观众依旧相信着,这是卫彻的一次失手。

    现在!

    卫彻就在准备一部和“十二”非常非常类似的剧集——

    “心灵神探”。

    故事也同样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专注“犯罪心理侧写学”的源起,描述一群探员们,通过采访不同的连环杀人凶手,构建整个心理成因和表现形态,进而投入实践运用,侧写出其他连环杀手的关键词。

    和“十二”一样,剧集专注描写的,不是破案、不是建立犯罪心理学,而是“罪恶”。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人类,总是如此,自以为高高在上,掌控全局、掌控命运,却殊不知,与魔鬼共舞的时候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迷失自我,暴食、贪婪、懒惰、嫉妒、***、愤怒,这些都是罪恶,然而人们经常忘记,傲慢也同样是一种罪恶。

    毫无疑问,卫彻是有野心的,大胆而冒险地做出一次全新尝试,以心理学作为基础,构建出心理学的真正景象。

    可想而知,这样的项目,没有制作公司愿意接手,哪怕是卫彻也没有办法。

    就连入宅也稍显谨慎。

    当然,入宅愿意投资,他们和回声一样,现在需要卫彻的名望和人气,哪怕只是卫彻担任制片人的作品也没有问题。

    但正如卫彻所说,一来,入宅的限制要求很多;二来,他和入宅之间就是纯粹商业合作,他也不准备投入太多心思。

    如果回声不行的话,卫彻也考虑过将这个项目交给入宅,和“纸房子”一样,他执导其中三集,开头收尾,这就是全部了,他着实不想投入太多精力,电影才是他的热情源泉。

    其实,“纸房子”现在已经拍摄到第三季了,但卫彻已经彻底撒手不管,挂名制作人,实际参与已经不多。

    “心灵神探”,他也准备这样做。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既然和回声合作,而且是为了后续电影项目“测试、实验”,那么卫彻就想要投入更多精力。

    测试看看“电影感”评价系统,测试看看回声专业团队的审美和素质,另外,卫彻也想要看看,回声对电影的支持达到什么程度。

    所以,谁知道呢?

    也许,卫彻真的会从头到尾执导整套剧集也说不定呢?

    本来以为,会议已经结束,但事实上,并没有。

    陆潜和卫彻两个人就坐在庭院里,针对“心灵神探”展开讨论,越讨论就越亢奋。

    讨论,整整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以至于到了晚饭时间,陆潜和卫彻两个人又结伴共同分享了晚餐时间。

    话题,看起来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