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 全场起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深想,周围的观众和电影行业人士们就已经一波接着一波前来问候——

    映后新闻发布会,被安排在了整整一个小时之后,相关问题和访谈将会在那里进行,所以此时只是前来表示一下恭喜和问候,纯粹的社交场合,微笑是面具、感谢是盾牌,持续不断地与人群展开对抗。

    熙熙攘攘。

    沸沸扬扬。

    一直到离开放映厅,重新呼吸到新鲜空气,才深深感觉到一阵头晕脑胀,耳膜之上的轰鸣停不下来。

    脑袋,似乎就要爆炸。

    “夜行动物”的全球首映,已经结束,在蓝夏赢得了超过三分钟掌声的隆重待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蓝夏,和蔚海、塞卡、安桥等等电影节全部不同。

    在这里,观众是放映厅里的主角,而且全部都是真心实意喜爱电影的观众,但他们对电影也是有要求的,不仅专业而且资深,具备一定审美品味,并且对蓝夏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也拥有更高的期待。

    所以,蓝夏电影节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够赢得全场起立鼓掌待遇的,也就是说,观众们也是挑剔的。

    形成直接对比的就是塞卡,塞卡的观众们完全就是怀抱着参加狂欢节的心情,无论什么电影都鼓掌都欢呼,展现塞卡人民的热情好客,三分钟五分钟的映后鼓掌是常事,十分钟十五分钟的掌声才是狂潮。

    蓝夏,不是塞卡。

    但是,蓝夏,同样也不是安桥或者蔚海。

    在安桥和蔚海,观众们往往是吝啬掌声的,以专业而严苛的姿态对待电影,优秀的作品绝对吝啬赞美与肯定,而糟糕的作品也绝对不会吝啬嘘声与咒骂,至于那些平庸的作品则不会得到任何多余反应。

    蓝夏,并没有如此苛刻,不管电影好坏,当地观众总是怀抱着“来者是客”的心态,或多或少会留一些面子,那些掌声和欢呼也就掺杂了一些水份,至少第一时间在放映厅里很难做出准确判断。

    那么——

    “夜行动物”属于哪种情况呢?应该如何定位和判断呢?

    显然,这是一个难题。

    也就是说,楚承柏可以稍稍松一口气,却依旧不能完全放松下来。

    喻劭,也同样如此。

    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了陆潜一眼,喻劭整理了一下思绪,还是开口询问到,“导演,你在担心后天的首映吗?”

    和陆潜合作如此久,喻劭对陆潜的情绪和想法也有了一定认识,哪怕陆潜掩饰得很好,他也还是能够看出来:

    这次的作品,陆潜倾注了无数心血和热情,以至于患得患失的情绪也慢慢滋生,因为对作品拥有更多期待。

    这一点,在陆潜以前的作品里都不曾感受到。

    一直以来,陆潜总是沉着的冷静的坦然的自如的,似乎无论成败都无法动摇他的信念,但这次却不同。

    也许,在别人看来,陆潜是因为“不败光环”而感受到了压力,就连喻劭也不例外,但今天喻劭却改变了想法,他忽然意识到:

    陆潜的忐忑,不是因为不败光环,而是因为作品本身——

    越是喜欢就越是在乎,越是热爱就越是不安。

    爱情,也是如此,更在乎更投入的那个人总是更弱势。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