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面子上的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的心里实在是发愁。”

    “是啊,我们家那个也是。”

    “我们还好,虽然也不怎么争气,不过到底是个女孩子,倒也没那么发愁。”

    “……”

    一时间,众人的话题从羡慕刘云有福气变成了对自家孩子的各种声讨,气氛一时间低沉了下去。

    说话间,眼神瞥向忙里忙外的刘云,羡慕的眼睛都要红了。

    不过在一片抱怨声中,也有例外的,时常来周斌家串门,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赵婶就没有发愁。

    看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想到自家儿子虽然比不上周斌,但也算争气,忍不住略微有些得意。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行了,你们也别发愁了,愁有什么用?”

    看着他们摇了摇头,略带一丝指点的说道:“要我说你们就是管教的太少,把孩子的心给娇惯野了,这才导致今天这种后果,看看我们家,只要有一点不听话的苗头,直接就给他掐灭了。”

    对于她的话,众人也只是听听罢了,并没有太过当一回事。

    甚至忍不住暗暗翻了个白眼。

    孩子被他管教的是听话了,但性格唯唯诺诺,一点主见都没有,傻里傻气的半点心眼也没有,用以后的话说就是一个妈宝男,左邻右舍明面上虽然没说,但私底下里都颇为看不上。

    甚至周边村里比较熟悉的都知道他儿子是什么德行,媒人来说了好几次媒,女方对家庭条件都没什么意见,但只要是两人相处一下准会歇菜。

    相亲相了好多次,女孩统一的说法就是嫌弃她家儿子傻。

    年龄已经二十多了,到现在还没有着落,不少人都在背地里看他们家笑话,你还只有他自己还沾真自喜,觉得自己教育孩子有一套,听话懂事,从来没有忤逆过她,一顶一的孝顺。

    大家正谈论着自家不成器的孩子,心情正不爽呢,听她这得意洋洋的话,顿时就有人忍不住想要讽刺几句,只是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刘云就走了过来。

    她刚才虽然在忙着,但也关注着这边的情况。

    塔读@^>

    重生之前,社会已经来到了信息大爆炸阶段,网络时代什么样的奇葩事都有,他早就被锻炼出了很粗的神经,这点小事在他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事实很快就打了这些人的脸。

    老周家的发家史很快被有心人挖了出来,这一下几乎所有人都消停了。

    当他们知道老周家之所以能有这么大变化,完全是因为周斌这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时,个个都有些目瞪口呆。

    不敢相信的同时,心中的不愤、不平和嫉妒也全都烟消云散。

    如果是周为民或者刘云因为什么事情发了财,可能他们还真会嫉妒一下,说一两句酸话,可是现在发现,人家之所以生活条件一下子提高了这么多,原来是因为有一个好儿子,这下子让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大家还是同样苦哈哈的农村人,周为民和刘云还是和以前一样,也不比他们强多少,甚至村里不少人挣的钱比他们两个还要多一些。

    可是谁让人家有一个出息的儿子呢!

    想到周斌才十几岁的年龄就开始做生意,并且越做越大,短短几年时间就让老周家完全翻了身,甚至帮着很多亲戚也实现了发家致富,嘴里就不由得感到苦涩。

    再看看自家成天满村溜达,一点正事不干的孩子,心里更苦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还怎么比?

    根本连人家的背影都看不到一点。

    这下所有针对周斌家的风言风语全部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浓浓的羡慕。

    羡慕周为民和刘云生了这么一个好儿子。

    是,也许人家两口子能力是不强,还比不上他们很多人,但人家会生啊!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做到这种程度,让很多人都知道该怎么去嫉妒。

    再加上老周家的发家史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大排档。

    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村里人都已经完全了解清楚了,心里再没有半点侥幸。

    而周斌也因此成为了村里所有家长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每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拿他来说事。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你真有能耐,和人家周斌学学去,也给老子挣一辆汽车回来。”

    没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被逼急了,总会拿这句话反驳,而这话一出,再犟嘴的孩子也瞬间无话可说。

    就这样,周斌成为了所有家长口中的好孩子,所有同龄人心中的噩梦。

    而日积月累之下,老周家在村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再加上周为民和刘云很会做人,并没有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好了,就改变和村里人相处时的态度,依旧和以前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做人做事还是很到位,甚至比以前更加周全。

    毕竟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不像之前那样多少有些困难,做起事来自然越发的敞亮大气,赢得了村里更多的好感和名声。

    听说周斌家要去陈玲家送礼,大家自然都很给面子,凡是能来的,几乎一大早就都到了。

    虽然已经是半个城里人,但周为民和刘云对老家的人情世故却半天也没有放松过。

    在他们这代人的心里,人活着除了吃喝拉撒,那就是名声了。

    在一点上,老柳就是典型的例子。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在之前条件不好的时候,谁家有事不能出钱的时候,都会竭尽全力的出人或者出力,就是不想坏了自己在村里的名声。

    周为民也时常叮嘱周斌,不论在外面混成什么样,就算是再有钱,回到村里也不能臭显摆,不能目中无人,村里有什么事需要的,就算人不能到场,礼节也不能让人挑出毛病。

    重生之前就是如此。

    那个时候周斌混的虽然不好,但村里有什么事能请假的话,他一般都会请假回来。

    其他地方不知道,反正余县地区都是这样的风俗。

    因此,看到大家一大早就来的这么齐,周为民和刘云顿时乐开了花。

    他们老周家这次算是有面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