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新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心里不大乐意。

    他是觉得出去的机会少了,多了许多束缚,而他,特别不喜欢这种束缚。

    后来,也不知道他跟造船厂怎么谈的。

    反正是谈妥了。

    每月他还是上那么多天班,遇到那种特别重要的船舶试水工作,他跟着下海,若是没有,他就去造船部门待着,帮忙搞设计和调试船舶。

    因为工作的增多,反正在姜娴看来,特别突然的,他工资就涨了,变成了以前的双倍还带拐弯的,一个月四十块的工资。

    什么,临时工?确实是。

    但,好像也没人在乎顾珩这个身份了。

    去年,谈好了工作的事情,厂子里就问他说,按照规定,顾珩这种在重要部门的员工,可以有住房指标了。还问他需不需要。

    顾珩当然需要啊,二话不说拿下了,不过,这个住房指标不大,满打满算两间。

    顾珩头脑多热络,借着这个名额,顾珩跟厂里做了协商,提了礼,补了钱,顺利的把原先是筒子楼里的小两间换到了一个小单间的院子。

    院子不大,一间主屋,旁边是两间茅屋一般的破旧厢房,有一个小院子把它们通通围在里面。

    两人请姜娴的表哥他们帮忙,简单的按照夫妻俩的意思修缮布置了一下。

    主屋是砖瓦的结构,只是重新简单粉刷了一下,只不过,东向,是姜娴和顾珩的屋子,对面隔着一个会客厅的另一间卧室,姜娴和顾珩有志一同的给了顾禾。

    至于两间厢房,在原来位置上重新用砖瓦起了,原本中间的一道隔墙被顾珩拆了,重新砌了两道墙,将厢房分成三间,就是三个儿子以后的屋子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灶间,但能得这个房子,已经是运气很好了。

    顾珩当时拿到住房指标的时候,恰好这里原先住的船厂员工被调派到另外的一个分厂去了。

    这里的房子自然空下来了。

    若不是如此,加上顾珩给的钱够,还拿不到这个在目前所有的空置的住房之中最大的屋子呢。

    而且,单门独户,旁人可能还有点发怵,觉得在巷子深处,周围邻居少了点,晚上有点害怕。

    但顾珩和姜娴都不怕啊。

    这闹中取静的清雅僻静,简直不要太符合两人脾胃。

    没灶间不要紧,前主人在院子里主屋旁搭了个棚子当灶间。

    姜娴看过,棚子也是草屋,小小的一间,敞开式,没门,还有点漏水。

    两人保留了棚子的主体不变,不过把屋顶修缮了一下,添了瓦,怕棚子坍圮,还支了木柱,装了木门,开了窗户,还是很方便的。

    院子里前主人留了些菜,南瓜藤什么的,满地都是,显得特别凌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