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什么?吴三桂把女儿嫁给朱三太子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认的,当年指给这王永康的闺女现在早嫁人了),然后再陪上一大笔嫁妆,又保举了个空头参领,打发他回苏州过好日子去了。

    本来这事儿有人能当笑话讲,有人会当美名谈,但总归和朱三太子牵扯不到一起。可这不凑巧遇上“鳌拜出逃云南”的事儿了吗?

    康熙皇帝之前因为担心鳌拜投靠吴三桂,所以一早就给云南巡抚李天浴发去了廷寄,让他在云南密查鳌拜和朱三太子的踪迹,发现可疑事情立即六百里加急密折上奏。

    那个李天浴哪里敢去查鳌拜的踪迹......活腻了才查!可他又不敢什么都不干,就在他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差事的时候,碰巧来了个讹银子和老婆的王永康——这事儿足够可疑啊!

    于是李天浴就写了密折,六百里加急给发送北京了。

    在王辅臣父子进洞房的那天,康熙皇帝就受到李天浴的密折了,然后研究了一天,觉得这事儿实在太可疑了,这个什么王永康,没准就是朱三太子啊!

    要不然一叫花子凭什么让吴三桂把女儿许给他?

    而且鳌拜前脚到云南,吴三桂后脚就多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婿......这事儿是不是太巧了?

    所以,康熙就不等王辅臣父子销假,便让他们赶紧来宫里商量。新笔趣阁

    而对王辅臣父子三人而言,这次的吴三桂嫁女事件,简直就是老天爷帮忙啊!

    这事儿不仅可以把“鳌拜逃滇”的事儿完全做实,而且还可以把吴三桂、鳌拜、朱三太子这三个康熙最忌惮的人物串在了一起......

    当王辅臣父子三人抵达南书房门外的时候,南书房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大臣了。除了那一群大学士和学士,还有裕王福全,领侍卫内大臣多隆,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世子耿精忠,以及另外一个獐头鼠目的中年人。这中年人王忠孝在自己和王辅臣的婚礼上见过,是洪承畴的儿子洪士铭。

    洪承畴和吴三桂的关系是很好的,还曾经教吴三桂怎么当忠臣——得养着永历这个寇,才能当一个很重要的忠臣。可惜吴三桂不学好,就想着当一个手握十万重兵,随时可以杀进北京,夺了鸟位的大终臣......

    王家父子三人在南书房门外等着皇上宣召的时候,他正趴地上回答康熙的提问呢!

    “皇上圣明,奴才也觉得此事甚为可疑!因为据奴才所知,平西王的女儿们都是嫁给平西王藩下大将之子的。如夏国相、胡国柱、郭壮图等,无一例外都是平西王麾下的将领的儿子。而他们自己在平西王的提拔下,现在也都成了平西王藩下的大将重臣。如果这个王永康真的和平西王有婚约,那一定早就在平西王军中得到提拔了。怎么会一直在民间蹉跎?而且奴才家里和平西王也算故交,却从没有听说过平西王有个走散了的女婿......”

    康熙皇帝这时候也瞧见王辅臣他们了,于是就提高嗓门问:“王辅臣,你久在云南,可知道平西王有这么一个女婿吗?”

    王辅臣闻言赶紧撩起袍子屁颠屁颠进了南书房,然后先给康熙跪了,才恭恭敬敬回答道:“回秉皇上,奴才从没有听过吴三桂有个走散的女婿,也没见他找寻过......而且据奴才所知,吴三桂的三个年纪比较大的女儿,都是一早就指婚给吴三桂手下大将的儿子了。而他那些年纪比较幼小的女儿,大多是在四川、云南镇守时和小妾们生的,也不可能指婚给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婿。这差了十几岁,生都能生出来了,还怎么指腹为婚?”

    康熙说:“可李天浴的折子上说,吴三桂嫁了个十几岁的女儿给那叫花子女婿。”

    “皇上,”王辅臣道,“奴才以为这事儿极为可疑!吴三桂的这个叫花子女婿一定不是寻常人,他极有可能就是......朱三太子!”

    康熙冷笑一声说:“可是李天浴的奏折上说,吴三桂已经把自己的这个叫花子女婿打发回了苏州,还写信给江苏巡抚委托其代为购置田产宅邸,让他的叫花子女婿当个富家翁。如果这个王永康真的是朱三太子,那吴三桂为什么要把他放走?”

    “皇上,”王辅臣说,“奴才觉得有两种解释,一是这朱三太子必有党羽爪牙,说不定和江南各处逆贼还有海贼都有联络,他必须坐镇江南才能指挥各处反贼配合吴三桂!二是前往苏州的那个朱三太子已经被掉了包......真朱三已经躲到云南去了,而苏州的那个是伪朱三!”

    康熙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无论这个朱三是真是伪,朕都不能放过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