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坏忠!不是忠臣变坏了,而是坏人当了忠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孝当然可以大方的向刘进忠承诺这五万一月协饷,他拥有广州府和粤海关道这两大聚宝盆,而且还能从潮州找补回来一些,一月五万眼下是收不到的,但两万问题不大,一年也就亏个三十几万。

    但是南京户部没有粤海镇那么阔,也没地方可以找补回一点来,一个月给耿精忠五万,一年就是六十万,加上江南团练一年七十七万,就是一百三十七万.一个月得出去十一二万两银子!

    一天就小四千两银子!

    另外,南京朝廷这边还不少当官的和他们的衙门要养,很快还有一个傀儡皇上明献帝要养活,只怕还得再加个一两千两一天。

    现在的南京户部就守着一座南京城外加城外的几个县,一天要收五六千两银子.非常艰巨啊!

    看见卢三好一脸为难,朱三太子也有点着急——他也指望南京户部过日子呢!

    他给大明当献帝,一个月宫里头开销个一万两不算多吧?

    “三好,”朱三太子问,“银子够花吗?要不要动用内帑?”

    还内帑.伱有吗?你以为你真的继承了一个大明王朝啊?

    卢三好真是哭笑不得,但他也不敢和耿精忠说没钱,所以也只好挤出一点笑容:“大王,您放心.臣可不会花您的内帑,大不了苦一苦百姓!”

    “苦一苦百姓.”朱慈炯寻思:这一届大明的忠臣好像有点坏啊!

    朱慈炯又跟卢三好打听道:“不知要怎么苦一苦百姓?”

    “还能怎么苦?当然是.加征加派加商税了!”卢三好倒是挺熟悉这路数的,“但是也不能加太多。”

    “对对,”朱三太子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嘛!咱们得有长远的打算.闯王现在就在武昌!”

    虽然是献帝,但他也想大明朝这一回能够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可别没几天,又有人要“迎闯王”了。

    “大王言之有理,”卢三好说,“咱们还可以卖功名!”

    “卖功名?”朱三太子问,“有人买?”

    “一定有!”卢三好点点头,道,“那个朱国治搞奏销案,一共革掉了一万多个举人、秀才的功名江南这边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功名而不得。现在花点钱就能办一个明朝的功名,将来大明平定东南了,他们有功名就能来考进士,甚至可以直接当官!这么好的事儿,怎么会没有人买?”

    “可咱们只有应天府的五个县啊!”朱三太子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就瞅着陈永华。

    “大王,”陈永华也不推辞,“往应天府外卖功名的事儿,就由臣来负责吧不过江南百姓深恨朱国治!”

    江南百姓不见得特别恨朱国治,但是江南士绅一定特别恨他!而且朱国治当江宁巡抚(江苏巡抚)的时候还大力整饬海防,海贼郑家的人也挺恨他的,现在正好公报私仇!

    “刑部!”朱三太子赶紧问刑部尚书郑得胜。

    郑得胜道:“大王,这个朱国治太可恨了.他办哭庙案的时候还杀了不少江南的读书人!咱们这次可以收取他仇家的银子办案,只要银子给够,就办他一个凌迟处死!”

    收钱杀人.这是刑部尚书能说的话?

    朱三太子也只能一声叹息了,他是候补明献帝.也只能这样了!

    “如果诸位没有什么异议,”朱慈炯道,“那就想办法筹银子吧!耿王,银子我们想办法去筹,这南京皇城之战就拜托了。”

    “放心,包在我身上了!”耿精忠这下总算拍了胸脯,一脸的忠心耿耿。

    南京这边,大明朝新鲜出炉的忠臣们各种使坏的时候,在襄阳府那边,大明的候补忠王李自成的使臣黄植生,已经见到了大明西王世子吴应熊和西王世孙吴世璠。

    “什么?李自成想和我瓜分荆州?他难道忘记自己是什么人了?”

    吴应熊虽然已经决心要为了老婆孩子雄起一把了,但是在见着黄植生的时候,还是一副勃然大怒的模样。

    “世子爷您息怒,”黄植生和吴应熊其实早就认识,也知道他的为人,所以并不担心他翻脸宰人,还是一副不急不徐的样子,笑吟吟道,“闯王再过不久,也许就和世子爷您同殿为臣了。”

    “同殿为臣?为谁的臣?”吴应熊一愣。

    “大明啊!”黄植生笑道,“世子爷莫不会忘记您和令尊都是大明朝的忠臣吧?闯王也打算让小王爷出面向南京城的朱三太子称臣并且求封忠王,以后小王爷就是大明忠王了而闯王就是老忠王!”

    “老忠王?李自成?他还要当老忠王?”吴应熊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而一旁的吴世璠则眉头大皱着问:“难道李自成还想和我爷爷西王平起平坐?”

    黄植生笑道:“忠王怎么能算和西王平起平坐呢?和西王平起平坐的应该是东王、南王、北王啊!”

    “已经封了?”吴世璠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黄植生笑道:“这就不知道了,不过想来也是早晚的事儿。”

    吴三桂这个西王当然不愿意和什么东王、南王、北王平起平坐了。

    但是新大明也不大可能只有一个西王,而没有东王、南王、北王的。

    再加上朱三太子又不完全在吴三桂这个西王手里捏着这事儿还有点不大好办啊!

    吴应熊、吴世璠两父子正在心里面埋怨朱三太子“乱封王”的时候,一旁的汪士荣笑着接过了话题问:“那么说了,你们李忠王就真不怕秋后算账的事儿?”

    “秋后算账当时是怕的!”黄植生道,“只是真有这个秋后,被算账的恐怕也不止忠王家吧?你们西王家的账就没人给算一算了?永历皇帝是谁弄死的?还不是你们的西王万岁?虽然朱三太子不是永历的儿子,但永历毕竟也是大明的皇帝,朱三太子当了皇帝之后,大概也不能不奉之为正朔吧?永历如果成了正朔,那灭掉前明的是什么人?”

    永历是肯定要当大明正朔的,他不当,那天下正朔是谁?难道算在顺治头上?那是绝对不行的!

    既然顺治不是正朔,那永历就必须当正朔。

    而永历一当正朔,那吴三桂的麻烦就大了!

    吴三桂是擒杀永历就是灭亡大明了.上一个大明朝就不是李自成灭掉的,而是吴三桂灭掉的!

    就算朱三太子兵力薄弱,不敢追究吴三桂的灭明之罪,但是有没有秋后这一天,谁又敢保证?

    黄植生又道:“虽然崇祯是老忠王逼死的,但小忠王不是老忠王的亲孙子,他是兴国公的儿子,兴国公可不是老闯王的儿子,他的年纪比老闯王还大几岁呢!所以老闯王逼死崇祯的罪不一定会落到小忠王身上。但是西王灭亡大明的罪过,世子爷您能跑得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