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小鬼当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目的经验还是少了。

    节目组与参演者拍摄期间,便属于对立关系。

    凌更新,热巴,刘岩三组虽然还没拿过周冠,且没咋打工,依然不愁钱花,就是靠着讨价还价,逼迫节目组就范。

    太实诚了,容易被欺负,被节目组牵着鼻子走。

    “好舒服啊!”

    吃过午饭,暂时没事做的两人来到小院。

    从二八开始,天气一直不错。

    今天因为出了大太阳,气温更是来到了二十一度。

    证明了歌词:我在北方的大雪纷飞,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

    小仙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晒着太阳撸着狗子,说不出的惬意。

    “你们这儿冬天也好了,一点都不冷。”

    此时,她已经脱去了厚重的外套,可依然有些热。

    “特殊情况,”谢不语手里拿着小仙的本子,写写画画:“不是每年都这样,刚来那会还记得么,阴雨绵绵,寒风刺骨才是常态。”

    “说明我运气好。”

    小仙转过头,有些好奇。

    “你在干啥。”

    “噢,统计了下食材,”谢不语亮了亮本子:“加上咱俩一共七个人,要做四顿饭,最好别相同,得规划规划。”

    “一切都交给你了,我打下手。”

    小仙表示不是不关心,能力有限。

    谢不语笑着点头。

    “打个商量怎么样。”

    严寒此时冒了出来。

    “你们不是想要赚钱么,反正都得做饭,我们节目组有五个人,一起吧。”

    之前谢妈妈还在家时,严寒等人没有拒绝好意,跟着一块吃。

    这会人走了,街上的饭店也还没开业,他们要么自个做,要么吃面条。

    “不行!”

    谢不语头也不抬地拒绝。

    “为什么?”

    问的不是严寒,而是小仙。

    她很意外,谢不语一直都把赚钱放在嘴边,这送上门的机会,居然不要?

    “材料不够!”

    谢不语放下本子,刚才小仙在洗碗的时候,他打开了冰箱,清点了里头的食材。

    如果只是他俩,一个星期都吃不完,里头的各种肉不要太多。

    “这样呢?”

    严寒发动了钞能力,直接拿出现金。

    “食材我们来想办法,七个人,也不用多,六菜一汤,你们俩一块,一天给二百。”

    “多少?”

    原本慵懒的小仙蹭地站起身。

    “不是,你再说一遍!”

    她直接来到了严寒面前,霸气侧漏的样子让对方一时间不敢言语。

    “过分了,七个人的饭菜挺难做的,才给二百块钱。”

    “哈哈哈,资本主义啊。”

    “要我肯定不干,加起来十几个人,多少活啊。”

    “这一次我站在他俩。”

    观众也在鸣不平,有点过分了。

    哪怕不会做饭,十几个人的量光听着难度就不小,二百,合着一顿饭就五十块钱。

    “哎哟,咱们谈生意嘛,肯定是互相商量着来。”

    严寒立刻认怂。

    “要是不满意,你们说个价。”

    认错的这么快,小仙有些一下子找不到发力点,求助地回过头,她哪知道要多少合适。

    “一人一千一天。”

    谢不语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开玩笑,一人一千块钱,两天就是四千,总导演会把自己干掉。

    “你太过分了。”严寒否定之后,又补了一句。

    谢不语笑了:“咱们大哥别笑二哥,谁先过分来着?”

    严寒无语。

    只能说,长期节目有个好处,小白能慢慢成长,被节目组坑的多了,也学会了些经验。

    严寒方面吃准了你需要钱,而且能表现自己,让节目变得有趣。

    谢不语这儿呢,更简单,你得吃饭。

    双方各有所求,并不是一面倒,所以交锋很激烈。

    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经过半个来小时的“战斗”,达成协议。

    从晚饭开始,一直到后天晚上,一共五顿饭。

    节目组自备食材,一共给三百块钱的加工费用。

    为什么是三百呢。

    首先,食材不仅包含七位工作人员,两位厨师,以及,厂里加班的村民。

    对于严寒而言,这个可以报销,几顿饭而已,报告都不用打,还能博取好感度,多好的事。

    第二,主厨自然是谢不语。

    但是每顿饭,节目组要帮忙。

    不管是收拾洗菜,劈柴烧火,做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没得点菜。

    主厨做啥,你吃啥,管饱,不管菜色,什么几菜一汤,谢不语说的算。

    两人还是经验少了。

    哪怕提供了食材,三百块,还是有点少。

    他俩商议后觉得,在镇上又不咋需要花钱,节目组退让了一大步,咱俩要是太过分,就显得太过分了。

    于是就只要了三张红票票,双方握手,达成协作意向。

    严寒这儿钱给的快不说,其他工作也跟上。

    在镇上时间呆的久,不管是领导啥的,还是村民都认识了一些。

    食材啥的,根本不需要去县城购买。

    隔着墙,喊了一声隔壁邻居大婶,说了想买些菜,大婶挺快地答应,包在她身上。

    说完,便拿起电话,操着听不懂的本地话,开始联系。

    十分钟不到,第一个送菜的上门。

    村里养鸭子的农户,送来了五只土鸭,虽然是冰冻的,不过对方胸口拍的砰砰作响。

    都是二八二九杀的,新鲜的很。

    你们晚上要就要吃所以拿过来,如果要现宰的,也没问题,等一会就行。

    大婶也在帮着说话,证明养鸭老板是个老实人,价格相当公道。

    几人自然不会在意,感谢之后,由严寒付了钱,收下鸭子。

    这一点,让不少北方的观众相当惊讶。

    有听说过,南方的菜市场虾线都给抽了,可你这是在农村,自个买,居然还有杀好去毛的服务,真心羡慕了。

    接着,小院人来人往的多了。

    有送青菜的,送肉的,送笋的...

    有些村民拿来的不多,根本不收钱,乡里乡亲的,几棵青菜啥的,严寒要给,人直接跑了。

    哪怕收钱,也只是意思意思,淳朴的民风,给镇里长脸了。

    再然后,就炸了。

    在镇里有比网络还发达的情报系统,这点都知道。

    隔壁大婶只是打了几个电话,传的越来越多,院里来的人络绎不绝,许多年轻人只是为了渐渐小仙和谢不语,拿了点东西过来,直接往院里一扔,啥钱不钱的。

    见此情况,严寒赶紧喊停,太多了,要清点清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