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汽车工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逛了一圈,看了所有的车间和机器。

    全部观看结束之后,开始生产,很快一辆车就完成下线。

    目前工厂里也就只有上千人,后续还要继续招聘。

    因为车辆还需要检测申报,展示还无法上市,需要再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可以完成剩下的工人招聘。

    刘森按着眼前的车辆,外形看起来不大也就是b级车大小,但是内部的空间绝对超过了c级车。

    整个车辆充满了科幻的外形,外壳都是全特殊金属的,大灯的外壳用的是亿点酒厂的玻璃,和酒瓶材质是一样的。

    这样导致车辆很难损坏,最多就系漆面有问题。

    玻璃窗使用的是弱化后的玻璃,但是也比一般的玻璃强度高,主要也是为了配合警察工作。

    不然出现拒不配合的开车人,可以有办法破窗。

    不然汽车就变为小型坦克了。

    而电池小了非常的多,使用的也是比市面稍微好一些的,体积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蓄电量却差不多,那种超出几十倍的超级电池,刘森并没有拿出来。

    超级电池还是运用于内部或者军工。

    但是就是这样,连接上无线电力的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上绝对能甩出其他车辆几条街。

    一次性能开500km,任意一个加油站进入或者是服务区,连接上区域无线电力。

    都能快速的充电,只要10多分钟就能够充满。

    当然回到家也可以连接家中的区域电力进行充电,也就5小时能够充满。

    或者也可以连接公共电力网络充电,由于功率比较低只有30w,充电可以忽略不计,因为24小时冲的电只够汽车开10km。

    嗯,刘森相信一般人不会只用公共电力网络充电。

    造成这样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刘森没有把公共电力网络的功率提升起来,他直接做了限制。

    不做限制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不过刘森自己就不用在意这个,他肯定会把汽车直接同卫星电力连接。

    那个不限功率,刘森开着就不用担心电力不足,当然不能离开卫星覆盖的范围。

    离开直线距离500km,就会不稳定,超过550km就会断开。

    在工厂中跑了一圈,确认操控非常的好。

    直接让工厂继续生产一部分,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

    检测其实就是做一些安全测试,比如碰撞等等。

    只有拿到测试报告,进入系统目录才可以上市销售。

    楚星辰指挥着员工把刚刚生产出来的10辆车全部打包送走。

    刘森就等着审批结束,拿到工信部的目录,到时候他还会再次过来,也会邀请罗金泉来参加正式的开工典礼。

    毕竟帮了这么多忙,正式开工生产不叫上。

    这样会很不厚道。

    告别了在场的所有人,刘森坐着车子离开了汽车工厂。

    到隔壁的半导体工厂看了一圈,现在工厂已经建好,不过里面的人不多,毕竟我国这一行业的专业人才确实很少。

    大部分人才都被抢光了,他的这些人还都是从一些大厂挖来的。

    为这个事情还得罪了一些公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