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脑控新的思路和局限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脑海中想,还是太空洞了,这样的指令都是弱指令,毕竟这个指令不是真正的施行。

    因此他开始在自身的实际行动中捕捉指令,比如左转,右转,向上看,向下看,前进,后退。

    这些指令,刘森直接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捕捉到脑电波。

    最直观的就是,他把这些捕捉到的脑电波直接整体编译后,再输入他做的程序中之后。

    只要套脑海中想这些,尽然真的在控制智能眼镜中做到了相关操作。

    比如他把之前手势操作控制的各个手势,对应收集的脑电波进行编译,再做相关的快捷设置。

    然后再脑海中想着向左挥动手臂,眼镜中的画面就会向左滑动。

    想着从左下向右上挥动手臂,眼镜中的画面就会消失。

    这些简单的问题已经解决,不过这些其实都是取巧的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完成对脑电波的精确破译。

    但是也解决了目前智能眼镜最简单的操作。

    接着他叫来了实验室中其他的人员,帮助开始测试。

    发现以他自己为模板收集的脑电波,在其他人使用的时候,并不是非常有用。

    有的人没有太大的差别,可以正常操作,只是有些迟缓,或者有的手势动作没有反应。

    有的人是直接就使用不了。

    通过这个测试也充分说明了,每个人多少都有些诧异,因此需要采集更多人脑电波来分析。

    而这个分析的样本一定要非常的广。

    虽然他的员工就有二十多万人,他完全可以制作一套收集脑电波仪器,让所有人每天抽一点时间按照他的要求去做相关的动作,来收集数据。

    但是这真的没有太大的用处,毕竟你根本不知道这些人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会不会是在想其他的东西,或者就是在敷衍。

    这样的数据收集来没有任何的用处,甚至对于数据分析带来负面效果。

    收集的数据最好是在做动作的时候,脑海中能够精神集中想着这个动作。

    刘森一时间陷入了思考。

    现在的情况他通过金手指应该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大,毕竟现在还是皮毛。

    皮毛的十倍还是皮毛。

    基数太小了。

    因此他需要扩大基数,有一定的基础后再提升。

    这样能够打好基础,这样其他人也才能跟得上他的脚步,否则只他一个人懂,其他人不懂。

    他一个人根本就推不动这项技术运用。

    毕竟这项技术运用的范围真的是太广了。

    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

    这个也是划时代的一项技术。

    虽然困难重重。

    想想脑控无人机,远程医疗手术机器人,机甲技术,纳米医疗机器人,战机驾驶。

    想到这些,刘森就觉得热血沸腾。

    脑控技术是这些科技的前置技术,必须攻克。

    这个时候,小点的提示声响起。

    “老板,现在已经23点,您需要休息了。”

    刘森听到提示,不由把脑海中的思绪按了下去,脑海中一个意识发出。

    眼前的屏幕消失,智能眼镜也脱离了沉浸式恢复到正常眼镜模式。

    这个智能眼镜已经是第二代,被他再次升级,已经加入了脑波识别和编译和输入的模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