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华夏复兴的必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也不是直接放弃进攻型武器的研发,而是刘森会积极主导防御型的研究,快速完成确保自身的安全。

    时间在刘森思考中度过。

    刚刚制造完成的盘古超级计算机组已经被无人扯到了他的面前。

    立刻开始完成组装,同时通过金手指修改芯片和系统版本。

    一组又一组。

    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

    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计算机组的安装。

    刘森再次经过了调试,然后和第一组的算力进行了比较。

    发现仅仅这几个小时,第一组的算力竟然比这刚刚组装好的提升了1%。

    这个提升的程度真的非常的夸张。

    不要小看这1%。

    就这百分之一所代表的算力可能就比当今所有超级计算机加起来都要强的多。

    汉语盘古架构果然才是最正确的。

    想一想汉语流程至今字还是那么多字,语言可以不断精炼,精炼最后可以达到文言文的程度。

    各种需要表达的意思一点不少。

    还有诗词同样如此。

    对于一切新事物同样可以命名表达,而且还让人非常容易理解。

    而反观英文,却是非常的繁琐。

    字词不断的增多,所有新事物新现象都要重新造词。

    这让所有人的理解学习都困难重重。

    现在的英语单词每年都在飞速的增加。

    据统计每年增加10000个新的词汇。

    这在知识传播方面就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近代西方科技提升的快,但是很快就达到了瓶颈,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其实也是因为词汇量的庞大。

    专业词汇非常的多,造成学习慢,跨学科学习研究的科学家更是极速的减少。

    因为词汇原因,专业壁垒越来越坚固。

    而汉语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华夏在短短几十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的积累,并且还在厚积薄发。

    这就是因为华夏文字记载的知识相对理解学习难度低得很多。

    这样的情况越到后面优势就会越是明显。

    曾经的我们在学习,现在我们在竞争,到后面的超越。

    这一切真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经过几千年传承还能屹立在世界之巅。

    我们的知识是不断积累的,不断提升的,后人都可以轻松的从传承的文字中了解历史,学习到知识。

    同时这也是西方文明恐惧的地方。

    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诋毁华夏的文字。

    各种宣传还行文字是落后的,是象形文字,那是原始人才使用。

    先进的就应该是表音文字。

    不断的给大家灌输一些观念,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出废除汉字的提议,彻底的拥抱西方。

    比如:

    汉字无法使用现代的打印机!

    汉字无法进行编程,占用的字节比英文多!

    没有表音文字那么容易学习!

    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都是西方惧怕汉字。

    打印机被克服。

    编程方面的缺陷,还不是因为在底层架构的时候,就是用的西方的理论,如果底层就是用的汉字,又着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