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闪电之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哈兰德家族封地虽然大,适合农业开发的地区比较少。

    迪拉姆、斯托帕两块领地基本上开发成功了。想要获得更多的农田只能修筑梯田,开发丘陵了。

    修筑梯田需要非常多的人工,依照哈兰德领地如今的人力,修筑梯田有些事倍功半,现在领地人口不足,人均耕地很多。

    还不到必须修筑梯田,开垦山坡耕地的时候。

    威廉堡、苏菲亚堡附近的河谷,虽然还能开发一些农田,但是这里有不少厂矿,是哈兰德领地的核心,为了防止技术泄露,不适合安排太多人。.CoM

    适合农业种植的地区,只有格雷福森城堡附近,与沼泽盆地中了。

    格雷福森城堡附近的农田,开发起来难度较低,去年秋天开始砍伐树木,挖掘树根。

    今年春季后先挖掘隔离带,然后放一把火烧荒,将枯草、藤蔓、灌木都烧干净,将土地中的石头拣出来,用铁角马深耕。

    至于水利工程,去年已经修建了一部分,剩下的水渠,可以在耕种后修通。

    格雷福森大片的农田都在黑河两岸,使用水车就能将黑河水提到水渠中。

    这片区域可以开垦出百万亩良田,足够养活五六十万人。

    除了重点开发的格雷福森之外,李察还在繁华城堡,兵站堡,附近安排了万余人。

    繁花城堡附近生长着大量玫瑰花,李察准备用这些野生的玫瑰花,制造玫瑰香水,卖给诺兰的贵族夫人。

    根据李察的观察,诺兰还没有香水制造商,制造出玫瑰香水不需要与既得利益者竞争。等玫瑰香水制造出来,哈兰德领地将会增加一种垄断商品,为领地赚取利润。

    就算有人眼红,研究出了香水配方,没有大量玫瑰花资源,也无力与哈兰德领地竞争。

    四月份,李察与苏菲亚第二个孩子菲利普出生。菲利普顺利的生下来,玛格丽特就不是李察唯一的继承人了。

    因为是第二胎的缘故,菲利普出生的时候非常顺利。

    最近一两年时间,哈兰德领地的外科学依旧在发展中,妇产科从外科中分离了出来,如今医院已经形成了内外儿妇四大科室。

    但是除了外科,其他三个科室依旧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治病。

    经过李察的指点,医院发明了产钳,在魔法师的帮助下,还可以进行剖腹产手术,领地孕妇新生儿的死亡率都大幅度减轻。

    因为医学的发展,哈兰德领地的人均寿命,已经远超王都诺兰,根据统计提高到了四十六岁,达到了晨曦位面领先水平了。

    五年前趁着血色号角发动叛乱,李察从布雷纳郡抢到了一万八千流民,到今年秋天就这些人就约满了,加上一批从斯塔尼克大公国购买的奴隶。

    到今年秋天,哈兰德领地将会增加两万多自由民。

    到了年底之后,领地自由民可能会超过六万人。

    六万人口的富裕自由民,每年的固定田税就是一万五千金币,还形成一个小规模的消费市场。

    有了消费市场,哈兰德家族的造血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

    现在哈兰德领地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各种垄断商品,市场大部分都在别人的控制中。

    一旦贸易通道被切断,失去了市场,因为信息差建立起来的初级工业,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处境。

    领地没有了资金,李察除了压榨领民之外,唯一能做的就是裁军。

    哈兰德家族有如今的影响力,靠的就是几千精兵。

    裁军之后,影响力必然要降低,也未必能抵挡住兽人的持续进攻。

    只有领地市场培育起来,练好了内功,扩大了内需市场,经济的基础才会稳定。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哈兰德领地才能维持军队规模,甚至用来扩军。军队增加了,立下战功获得更多的领地,才能提升爵位增加影响力,形成正向的循环。

    哈兰德领地每增加一个自由民,领地的基础就坚实一分。

    拿到维纳斯家族魔能技术后,李察立刻被这个技术所吸引。

    维纳斯家族研究浮空城元素熔炉多年,还建造成功了人工魔力井,对魔能运转也非常有研究,创造出了新的魔法符文。

    李察通过研究这些魔法符文,对魔能的认识又多了一层。

    他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到了前世的充电电池,立刻就根据自己掌握的魔能知识,想要研究这个世界的魔能电池。

    材料也是现成的,就是耗尽了魔能的魔晶。

    魔晶是晨曦位面一种特殊的晶体,一块标准的魔晶价值十枚金币,里面蕴含的魔能大约可以释放一次二环法术。

    一般耗尽魔能的魔晶都会被磨成粉末,同黄金一起铸造金币。

    耗尽魔力的魔晶也算一种低阶的魔法材料,有很多种作用。一般来说这种耗尽魔力的废弃魔晶,价格约为四个银币一枚。

    如果能研究出给废弃魔晶充能的技术,将会赚取三十倍的利润。

    想要研究这项技术,需要先知道充满魔力的魔晶,与耗尽魔力的魔晶,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研究两种晶体的围观结构,必须要用到先进的显微镜。

    哈兰德领地很早就成立了光学研究部门,培养磨镜师傅,想要制造显微镜。

    但是李察低估了这项技术的难度,即使研究了几年时间,项目一直都没什么进展,磨镜师傅技术虽然不断地提升,仅仅在两年前勉强制造出了单筒望远镜。

    先后培养的二十余个磨镜师,几年时间到现在仅有两个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通晓一些光学知识,可以稳定的磨制精度较高的望远镜。

    剩下的磨镜师傅,只能培养成普通工匠,用来制造精度较低的普通望远镜。

    最近两年时间,哈兰德军队中已经装备了大量的单筒望远镜,中队一级的军官,加上骨干侦察兵,人人手里都有了单筒望远镜。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