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夏收视察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天,赦免农奴的制度在哈兰德领就一定会推行。索罗斯的反对,根本不会影响李察的决心。

    温迪从小就是李察的跟屁虫,三观受到李察影响非常深,封地中制定了与哈兰德公爵领相同的法令。

    这块领地她几乎完全交给李察安排的官僚阶层管理,温迪自己依旧居住在威廉堡中,一心专研魔法,不热心参与领地经营。

    维托是苏菲亚的远房堂叔,已经接近七十岁的年龄,他投奔哈兰德领非常早,是领地最早的几名中队长之一。在李察麾下奋斗了十几年,赶在退休前终于封爵成功。

    尽管苏菲亚兄长罗格、奥拓在哈兰德领位高权重,是文官系统中排名最靠前的几人,可以调动的资源远超一名世袭男爵。但是社会地位,家族荣誉同维托这些世袭贵族根本没有可比性。

    维托的封爵,被斯托怕家族的人视作再一次复兴。

    格兰特王国是一个极端重视力量,重视军功的国家,有极端顽固的军国主义传统。没有军功,不是世袭贵族,在政治地位上就是下等人。

    罗格、奥拓这些领地高官,遇到世袭贵族都要下马、鞠躬,会议上争执、吵架也无法大声说话,被世袭贵族殴打了也只能忍气吞声。到了子孙后代,维托家族只要守住了领地,依旧是哈兰德公爵领的高层,而罗格、奥拓的后人,很大的概率会泯然众人,坠落到普通职业者阶层。

    就算是放到了诺兰,一个宫廷伯爵可以影响全国大政方针,但是各种庆典遇到世袭男爵,同样要礼让三分。因为宫廷伯爵仅仅是王国的恩赏,而世袭男爵为国家立过大功。

    实际上格兰特王室,挑选宫廷伯爵之时往往会从屡立战功的世袭贵族阶层选人。

    维托男爵领封在了双星城堡北部,与维达、格鲁芒、摩根三块男爵领相邻,这块领地面积一千一百平方公里,虽然面积更大,人口承载能力远不如温迪男爵领。

    维托家族算得上人多势众,儿孙辈已经成年的有二十多人,其中职业者数量十三人,大部分都在军中。

    哪怕是贵族阶层,有呼吸法传承,能吃得了苦,愿意从小修炼呼吸法,并且能坚持下来的仅有其中一部分。北疆地区还好一些,因为常年的战争,多数贵族成员都能坚持修炼呼吸法,到了首都诺兰地区,大约只有四分之一贵族才能晋升为职业者。

    为了避免贵族的堕落,格兰特王国还制定了职业者继承法令。无法成为职业者,将不能继承爵位。即使如此一些放弃继承权的贵族次子、此女,每天依旧花天酒地,热衷参加各种宴会,活跃在娱乐场所中。M..coM

    但是这些没有战功的贵族,在格兰特王国的上层,根本无法站稳脚跟,也得不到任何尊敬。

    李察从不参加各种贵族聚会,也不喜欢各种贵族活动,甚至与国内很多贵族有矛盾,不妨碍他是格兰特王国排名前五的实权大贵族,哪怕是王子、公主,见到他都要主动鞠躬,说话也要陪着小心。

    维托的次子沃伦天赋最好,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刚刚年过四十已经是一位五阶战士,担任了第十五大队大队长职务,几乎追平了他的父亲。

    维托封爵之后,与儿孙们商议,决定退役经营领地,沃伦带着一部分族人继续留在军中。

    维托家族本来就是贵族出身,加上人数众多经济颇为殷实,众人竭尽全力可以拿出一万三千金币资金,再加上苏菲亚资助的一部分,一口气竟然从奴隶市场上购买了三千人。

    维托家族本身不缺少职业者,又从军中招募了十几名退伍老兵,接纳了几十名佣兵,以这些人为骨干,编练了五百名士兵。

    加上维托男爵领,双星城堡附近已经有四个男爵领,贵族联军数量加起来已经有一千六百人,对哈兰德公爵领的防御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小的补充。

    李察返回领地之时,夏收已经开始,他四处转了转,发现今年风调雨顺,将会有一个好收成。

    今年哈兰德领开荒的重点是尼特堡,伊姆堡附近,这两座城堡都坐落在河谷之中,四周都是高耸的山岭。

    尤其是伊姆堡地区,坐落在山脊附近,伊姆河两岸的悬崖高耸入云。

    因为高山融水较多,伊姆河水量比较充沛,但是受到地形的限制,只能汇入大型盐湖当中,是盐湖周边最重要的水源。

    伊姆河的两岸,同样有面积不小的河谷平地,只不过伊姆河位于雄鹰山脉深处,开发起来困难重重。

    今年伊姆河两岸开垦的农田多达二十六万亩,迁徙来了三万六千新自由民。

    这批自由民都是斯塔尼克大公国平民,因为战争被抓到了哈兰德领,做了四年半契约奴后,终于恢复了自由身份。

    这一批契约奴,有一些来自斯塔尼克大公国中上阶层,这批人有的是城市市民,有的人甚至来自职业者家庭。因为能力、见识的关系,他们渐渐在同乡中建立了威信,成为了同批契约奴的管理者,领导人。

    因为格兰特王国挑起了战争,打烂了他们的家乡,李察带领的军队,杀戮他们的亲人,还将他们贬为奴隶,所以内心对哈兰德领是有怨恨的。

    四年多艰苦的劳动,他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今年终于成为了自由民,这一刻他们的内心又非常高兴。

    越是中上层,见识就越深。对李察赦免农奴的法令,他们内心是非常满意的,但是对李察带兵侵略他们的国家,杀死他们的亲人,他们又非常痛恨。

    如果有机会,这一批人一定会挑起事端,找机会报仇雪恨,只不过双方之间力量悬殊,差距之大仿佛萤火与皓月,让他们根本不敢有怨恨。毕竟他们也是饱经战乱,对乱世的理解非常深,而且清楚李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若是现在跳出来,只能白白送命。甚至就连哈兰德领地的坏话,他们都不敢轻易去说,只能言不由衷的歌功颂德,内心中憋屈万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