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电喷?姚远喷了出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动机,这些方面也能做得很好。

    但是,使用电喷发动机的摩托车要贵很多。

    一辆铃木原装的125cc男装摩托车上万元,一辆轻骑厂出厂的125cc男装摩托车,一模一样,但是使用的是化油器发动机,只需要三四千元,售价差一多半。

    尤里有些尴尬,他咳嗽了一下,说,“我不是一直在搞小排量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吗,电喷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门,我就把目前的技术成果用在150cc发动机上了,单缸发动机,在化油器位置安装电子喷嘴,电子控制单元是我团队的电子技术人员写的,功能比较简单,但是达到减少燃油消耗、燃烧更加充分是没有问题的。”

    姚远顿时乐了,“你团队里还有电子技术人员。”

    “有的,我们的人员基本齐了的,只是人手不足。”尤里说。

    这不仅仅是惊喜了,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要知道,电喷技术当前依然是许多大厂正在加紧研制的热门技术,还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状态。

    春风科学院竟然搞出了自己的电喷技术,等于是和其他大厂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真没想到从捷克挖回来的尤里团队里有电子技术研究员这样的宝贝。

    同时也给姚远提了个醒,电子技术这块的研究必须要开始搞了。

    姚远感慨着说,“电子技术研究是无底洞啊,但是我会全力支持你们的研究的。这样,车用电子技术这块单独列出来吧,你总负责,我给开单独的研究经费。”

    他第一句话说的是电子技术,第二句话说的是车用电子技术,大家都没听出来姚远的野望。

    电子技术囊括的范围太大太大了……

    再过10年,每年20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也就只够电子技术研发这块吃……

    “真的?”尤里傻眼了,这种惊喜未免出现得太轻易了。

    “当然是真的。”姚远大手一挥,“要搞就往大了搞,往好了搞,搞高精尖的方向搞,还是那句话,不用担心经费问题。”

    尤里激动不已,“谢谢姚先生!”

    姚远仔细看了分解状态的150cc发动机,和他的猜测出入不大,果然是一款较为简易的电喷装置,还做不到二十年后那种精准控制,比如没办法根据排气管里的氧气含量多少来进行调节。

    然而,哪怕如此,也比国内其他厂家领先了至少10年!

    不过,就算是和二十年后一样完美,他现在也不打算把这项技术用上。

    他对150cc项目的成果表示了满意,随后严肃地说,“首先,对你们两个团队的工作,我非常的满意,你们的成绩超过我的预期。”

    “我决定将电喷技术列为跟踪深入研究目录,主要方向是汽车发动机,而不是摩托车发动机。但是,至少五年内,不会有将使用此项技术的发动机投入量产车型的计划。”

    詹成贵第一个急了,“为什么?姚总,使用这项技术,会更省油,燃油更充分,可以说这是我们的招牌啊!”

    好不容易搞出一项能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谁不想投入商用,让更多的人被新技术所惠及?

    陈明亮也不理解,但是他不敢像詹成贵这样当场提出反对。

    尤里也不理解,但是他情商高一些,没有马上反对,而是认真思考——姚远为什么要雪藏这项技术。

    不,确切地说不是雪藏,而是继续深入研究但不投入商用。

    新技术要尽快投入商用才能换来钱,有了钱才能继续投在研发上,如此才能形成健康的闭环,才是长久之道。

    姚远显然不是短视之人,那么一定有别的原因。

    现在其他国内厂家用的发动机,有大部分来自国外的技术,春风科学院动力所搞的150cc发动机是基于国外同排量多款量产发动机搞出来的有自己明显技术特点的新东西,也就是全新的一款发动机。???..Com

    这已经甩其他厂家几条街了,再加上电喷技术,可以想像未来的销售会有多火爆。

    这是包括詹成贵在内的所有人的想法。

    此时何雪莉就合同事宜和三目次太郎谈完了,三目次太郎着急赶回酒店和总公司打长途电话,何雪莉走过来,知道了大家的疑惑后,也陷入了沉思。

    显然,她也不理解。

    姚远最擅长的就是用技术换资金,和三菱汽车公司之间的合作不就是如此吗?

    为什么偏偏自己搞出了新技术却不推出市场呢?

    【作者有话说】

    今天第三更,大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