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路见不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夫人原也是京中勋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先头老爷高中之时,因无婚配,长相也俊秀的很,便被老夫人的爹榜下捉婿,与老夫人成了婚,二人婚后恩爱非常,不过两年便有了老爷,只是可惜先头老爷去得早,老爷一直跟着老夫人长大,幸好老夫人也是个有骨气的,将老爷教养的极好。”

    这老仆跟随朱家多年,从先头老爷在时,便一直跟在左右侍奉,他的老爷去了,他便一直忠心耿耿的跟着老夫人侍奉,帮着管理后宅并几间铺子。

    虞青枝也颇受触动,问道,“那这间宅子若是卖了,老伯你也跟着一同去京城么?”

    那老仆摇摇头,“不了,如今我年岁大了,在京中又人生地不熟,不仅帮不上老爷,只怕还要拖累他,我不去做他的累赘。”

    “那老伯如今可有去处?”

    老仆摇摇头,“我如今已是马上就要入土的人了,左不过是找个村子养老罢了。”

    “老伯可愿接着帮我们照看着这宅子?”虞青枝说道,“我们对这宅子并不熟悉,若真是买下来,也还需要个对这宅子熟悉的人照看着,这样的人还有谁比老伯更合适呢?”

    那老仆大喜过望,急忙回头对着虞青枝行礼,“夫人不嫌弃老奴,老奴先给夫人行礼。”

    虞青枝急忙将他拉起来,问,“不知老伯如何称呼?”

    “老奴自小跟着主家,随着主家姓张,从前府里的人都叫我张伯。”

    众人在张伯的带领下,从老宅的大门进去,一路绕过曲曲折折的回廊,往后院而去。

    张伯一边走一边介绍,从先头老爷的住所、书房,一直介绍到现在张老爷小时候住的院子,成亲的院子,读书的书房,满满当当都是张伯的回忆。

    虞青枝在旁听了,心中颇为触动,又见这宅子虽建成已有百余年的时光,但除了略显古朴厚重之外,并无半点荒凉破败,心中大喜,当即便想将这宅子定下来。

    她看向贺连钧,见贺连钧也有此意,心中大定,于是笑着对张伯说道,“这宅子我们瞧着极好,辛苦张伯往后再帮着照看了。”

    张伯有一瞬间的愣神,反应过来后急忙又冲着虞青枝磕头,“夫人,您真是老奴见过最善良的夫人,夫人您一定会好人有好报的。”

    虞青枝赶忙将张伯从地上拉了起来,“往后你见了我们不必行这样大的礼,可真是折煞我们了。”

    张伯的年纪足以做虞青枝的爷爷了,让这样的一个老人给自己下跪,虞青枝内心很是不忍,这宅子又恰巧在南城和西城的中间,后头无论是贺兰城去上山书院读书,还是他们去店里,都很是方便,虞青枝当即便把宅子定了下来。

    几人回了粮食种子店,不多时姜甜便兴冲冲的跑来,拉着虞青枝便要往外走。

    虞青枝一头雾水,“姜妹妹,这是要去哪里?”

    姜甜是肉眼可见的兴奋,“虞姐姐,我听人家说今儿是集市开市的日子,咱们快些去,我想去瞧瞧热闹。”

    虞青枝本想拒绝,但见姜甜兴奋得很,又不忍惹她不开心,想了想道,“索性今日店里也没什么事,我便跟你去集市看一看。”

    “我也要去!”虞青枝刚说完,原本在一旁喝茶的朱天赐急忙跳了出来,“姜妹妹,你想去集市上看看你怎的不来找我,她还能比我对这鹿鸣县更熟悉么?”

    虞青枝忍不住对他翻了个白眼,正想反驳他,一旁的贺连钧却又说道,“我同你们一起去。”

    虞青枝更是震惊,“相公,你今日无事要忙吗?”

    “前几日都已处理的差不多了,想我来了这鹿鸣县,还不曾去集市上看过,今日便跟你们一起去看看热闹。”

    一想到贺连钧要跟自己一起出门闲逛,虞青枝脸上都有些发烧,眼见天色不早,几人急急忙忙的出了门,往集市去了。

    “虞姐姐,这还是我第一次逛山下的集市,果真跟山上的集市很不一样。”

    虞青枝想起自己在蓬莱山与姜忱逛集市的时候,心底蔓延出来些些酸意,眼眶也有些湿润,她忙笑道,“一方水土一方人情,鹿鸣县虽说距离蓬莱山并不是很远,但习俗上还是存在差异的,蓬莱山近海,山下的村民大多以海为生,而鹿鸣县却是传统的农耕社会,集市上售卖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

    姜甜瞧着集市上的什么东西都新鲜的很,左瞧瞧右看看,不一会儿便买了不少东西,全扔到了朱天赐的手里。

    而虞青枝虽说一路陪同,却两手空空什么都没买。

    终于在她拿起一根钗子看了又看的时候,贺连钧说道,“娘子若是喜欢,我便买下来送给娘子。”

    虞青枝听了急忙把钗子给摊主放了回去,“不喜欢不喜欢,不过是看这钗子的样式很是别致,所以多看了几眼。”

    说罢,她便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