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朔州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定忠能在朔州城只手遮天,靠的也并不全是江家的势。

    他来到朔州城第二日,便在朔州城最为风雅、也最为奢靡的销金窟——花月楼设了宴,款待朔州城名门士族、乡绅地主,从那日起,朔州城稍微有些头脸的人物,无不以他马首是瞻,相比之下,耿介正直的宋驰,便越发的格格不入、不得这些人喜欢。

    宋驰原也不甚在意这些人的看法,他本就自有一番风骨,不屑与江定忠等人为伍,更不屑与这样的人相较,却没想到,江定忠如今在朔州城正是得势,联合这些有权有势之人,大有强占朔州城的架势,宋驰作为朔州知府,如今却变得门庭寥落、无人问津。

    贺连钧虽有风骨,却比宋驰多了几分圆滑,他深知江定忠并非善类,更知朔州城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到江定忠手里,他想了想,便问宋驰,“宋叔叔,如今朔州城还有多少人马可为你所用?”

    宋驰不知贺连钧如此问是要作何打算,略微有些疑惑的答道,“如今知府府内的下人散的散跑的跑,只有一直跟着我的还留在府里伺候,大概也就二十余人,另外还有朔州城的兵马,如今仍在我掌控之中,大概五千人。”

    贺连钧闻言便多了几分信心,江定忠如今虽然势大,但如今朔州城的知府,却仍旧是宋驰,朔州城驻扎的兵马,也只听命于宋驰一人,“这便是我们如今最大的优势,江定忠有能耐笼络朔州城的名门望族,我们便要从军队入手,毕竟江定忠再是厉害,他身边的人却也害怕跟军队对上,我们只需将朔州城的兵马牢牢掌握住,他们便掀不起什么风浪。”

    宋驰一介文人,并不懂得战场用兵之道,但听贺连钧如此说,也不免多了几分信心,常言道,民不与官斗、官不与兵争,朔州城天高皇帝远,宋驰作为朔州知府,本就有极大的自主性,朔州驻扎的军队除了当今皇帝外更是只听命于宋驰一人,这便是他们最大的底牌。

    叔侄二人正打算从军队入手,与江定忠硬碰硬决个胜负,此时虞青枝也由宋府的下人带进了门,贺连钧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虞青枝,后者沉思半晌,却有些不赞同的微微蹙起了眉,“相公,此计确实可解如今朔州之困,可不知相公想过没有,若是真到了这一步,相公你们藏在朔州城的事也就瞒不住了。”

    宋驰不会用兵,若是真与江定忠对上,只怕也只能由贺连钧带着兵马出面,江定忠虽不一定认识贺连钧,可他却认识贺连钧的父亲,父子二人相貌大有相同之处,若是当真被江定忠认了出来,只怕他们会有杀身之祸。

    虞青枝接着道,“更何况,如今朔州仍在朝廷的管辖范围内,贸然调动军队,相公可想好了怎么同朝廷交代?听相公你们所言,我也知如今的皇上最是多疑,相公不怕调动军队之事被他知晓,他怀疑宋叔叔?”

    虞青枝的分析有理有据,贺连钧听了陷入沉思,宋驰脸上更是闪过一抹赞赏,他顺着虞青枝的话接着问道,“那依你所言,现今应当怎样做?”

    虞青枝并不扭捏,闻言答道,“宋叔叔,您在朔州城为官二十余年,朔州城的百姓对您无有不信服的,我来的路上沿途问了几个百姓,他们甚至有的不知当今圣上,只知宋叔叔,这般景象自然是宋叔叔一心为民,为了朔州城百姓鞠躬尽瘁的最好证明,可宋叔叔您可想过,这些话若是传到了当今皇上耳朵里,依照他的脾性,他会是何反应?”

    宋驰面色一变,有些后知后觉的震惊,他盯着虞青枝的脸,久久不曾回过神。

    虞青枝见此,便知宋驰听明白了自己所言,她接着说道,“江家虽然势大,但朔州作为南朝九大州之一,又岂是一个江家便可动手脚的?宋叔叔想过没有,如若没有当今皇上的示意,江定忠怎的敢对您下手,又怎么敢在没有朝廷任命的情况下动了强占朔州的想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朔州距离京城距离再是遥远,却也是天子的领土,若非当今皇上暗示,江定忠又怎敢打朔州的注意?

    虞青枝语毕,贺连钧和宋驰都听懂了其中深意,贺连钧面上闪过讥讽,“是,这确实是那狗皇帝的作风,宋叔叔在朔州城为官这么多年,朝廷多次想要给您升迁您都没有答应,他哪里有不疑心的?毕竟在他心里,只怕全天下都在算计他,都在算计他的龙椅。”

    依照宋驰在朔州城做出的政绩,早在十几年前他便有机会进京为官,当时朝廷圣旨都下了,可宋驰却已牵挂朔州城百姓为由,拒绝了朝廷的调令,只怕从那时起,敏感多疑的皇上便开始怀疑宋驰对自己的忠心。

    宋驰沉默良久,复又叹了口气,带着对当今皇上的彻底失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