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变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虞青枝愣了一下,思索片刻后颔首:“确实该把他带回来了,不过负责这件事的人得寻一个可信的,这有点麻烦。”

    “我去吧。”

    无名十分淡然的吐出三个字。

    虞青枝惊讶侧头:“你不是还要……”

    说到一半,虞青枝苦笑一声:“倒是我想的太简单了,都是寻人,带他回来也算顺路。”

    无名笑笑,叮嘱道:“我一会儿便走,近日我不在虞娘子身边,虞娘子出行定要小心,莫要让人钻了空子。”

    “知晓了。”

    虞青枝送走无名,听着城中还隐隐约约的惨叫声,眉头越皱越紧,事情越来越多,连带着边境的局面也越来越混乱,此地的百姓无法选择,但朝廷呢?

    发生那么多事,朝廷真的还能保持沉默吗?换句话说,朝廷还在意边境的百姓吗?

    自当今圣上登基,南朝已经让出了十几座城池,从东到西,大大小小都有。

    北狄,大庆……还真是一言难尽啊。

    京城,金銮殿。

    “边境前有贺家军,后有程家军,那大庆再怎么韬光养晦,有这两者在,他们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

    “正是,只要京城这边保证粮草军饷充足,边境的形势便会很稳,根本无需担忧。”

    百官一人一句,但坐在龙椅上的人却是一言未发。

    随着时间流逝,官员们察觉到不对劲,金銮殿上逐渐变得安静,直到死寂。

    皇帝冷眼瞧着变化:“都说够了?”

    百官低头,连呼吸都恨不得放轻。

    “哼!”

    皇帝冷哼一声:“你等方才说的确实有些道理,户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

    “边境的粮草军饷,可有送去?”

    户部尚书拱手:“回皇上的话,程家军的粮草军饷已然送去,但贺家军那边……”

    皇帝微微眯眼:“贺家军那边怎么了?”

    户部尚书咬牙:“国库空虚,眼下只能维持程家军的粮草军饷,贺家军……不行。”

    最后两个字,户部尚书说的十分艰难。

    大殿上,百官互相交换目光,都从这件事上听出了一些风雨欲来的意思,不少人低着头,但眼角余光却不停打量周遭。

    除了户部尚书,还有谁会站出来?

    寂静中,一个中年男人走出了队列:“皇上,程家军和贺家军从本质上便不相同,臣以为,既然国库空虚无法供着两军,那便让贺家军回京吧。”

    一句回京,将金銮殿上的氛围弄得愈发死寂,程家军有本事,但和贺家军比,怕是不太行吧?

    “忠义侯爷的言语有些道理,但在下官看来,侯爷此举不妥。”

    另一人走了出来,嘴里说着不妥,脸上却是笑眯眯的。

    忠义侯瞥他一眼:“段恩大人有何高见?”

    段恩微微一笑:“侯爷说笑了,下官只是稍稍说上一句,算不得高见。”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而后说道:“粮草和军饷,是行军打仗必不可少的,将士们在边境守护南朝平安,那朝廷就不能让他们寒了心,但国库空虚也确实存在,所以必定要做出一些取舍,皇上,下官觉得,可以将这份取舍放到另一处。”

    皇帝微微挑眉:“这取舍还能放在何处?”

    “民间的商贾。”

    段恩眼底闪过一抹算计:“下官曾得到过一个消息,说是民间有人,以利益做诱饵,让商贾主动献出钱财和粮食,既然旁人能做得,为何朝廷做不得?”

    皇帝沉思着,这个法子确实可行,但是朝廷主动低头,岂不是让商贾得意?

    段恩抬头,见帝王不做声,思绪稍微转过就猜到了他的顾虑为何,出声道:“皇上,下官斗胆,想接下这件事,替南朝和边境的百姓谋一个出路,望皇上恩准!”

    说着,段恩直接拜了下去。

    皇帝皱着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既然你想接下这件事,那朕也不好拒绝,如此,这件事便交给你了,切记要尽快解决,莫要生出什么意外。”

    “是!”

    段恩行礼,看了眼对面的忠义侯,低眉顺眼的回到了原先的位置。

    “退朝吧。”

    皇帝甩袖,扔下三个字便径直离去。

    短暂的寂静后,百官纷纷行礼告退。

    皇宫门前,忠义侯和段恩对上,两人都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对方。

    周围的官员瞧着,全都左顾右盼,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过了片刻,忠义侯冷笑一声:“段大人确实有些能力,就是不知段大人的这点能力能否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若是解决不了又耽误了最好的时间,段大人可要如何担这个责任啊?”

    段恩微微一笑,装作没听出他话中的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