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知识的诅咒,国家期待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李牧笑了笑:“大概算是吧,而且还有一句话叫做,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少。”

    “所以我很清楚,这个宇宙中,还有多少未知的东西,是我无法知道的。”

    “而这也是知识对我的‘诅咒’,因为我的无知,让我感到痛苦。”

    就像是脑海计算机,给他提供了太多知识的同时,也让他越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无知。

    而这种因为‘无知’带来的痛苦,绝对是眼前的这些人们都无法理解的。

    在场的人们看着李牧,心中都不知道作何感想,如果李牧算是无知,那么他们算是什么?

    未开灵智的野兽吗?

    但不论如何,此时的他们,看向李牧的目光,都仿佛在看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甚至是不同种类的人。

    如果生殖隔离决定了不同的物种,那么此时的他们和李牧之间就形成了知识的隔离,也让他们变成了两种人类。

    ……

    采访继续下去,而接下来的问题相对就要正常一些,主要围绕着李牧对自己获得诺奖的感想,以及他一年内获得了科学界最重要的四大奖项的感想。

    李牧也都挨个给出了他的回答。

    直到最后。

    “那么,感谢你之前的耐心回答,现在,最后一个问题。”

    爱菲娜说道:“根据你以往所有的学术成果来看,你是一位十分纯粹的理论学家,可以称得上是理论科学的艺术大师。”

    “那么你是否也会像绝大多数的那些理论科学家一样,终身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对理论的研究当中?”

    “而对于应用方面的科学,你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

    听到这最后的一个问题,李牧的目光动了动。

    随后他笑着道:“就像是我刚才对你说的一样,知识的诅咒,让我对于那些未知的东西感到无比的好奇,这样的好奇却始终难以得知的感觉,一直都让我痛苦,所以,发现并且解决这些未知的东西,也将会始终成为我的目标。”

    “毕竟,我可不希望自己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

    “哈哈哈~那就祝愿你早日脱离痛苦了。”爱菲娜也跟着一笑:“同时也希望你能够为我们人类,发现宇宙中更多的秘密——当然,还有数学上的,比如说黎曼猜想。”

    “如果可以,我一定会的。”

    李牧颔首。

    采访结束,摄影师关闭了摄像机。

    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李牧和爱菲娜握了握手。

    “采访了你之后,感觉我自己都变聪明了,或许再多和你待上一会儿,我都会变得更聪明。”爱菲娜笑着道。

    李牧的眉头挑了挑,忽然感觉到自己的掌心被爱菲娜的手指戳了戳。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了手,淡然道:“至少,你应该知道了【知识的诅咒】这个名词的意思,而这样的知识,也都来源于书中,所以你想要变得更加聪明的话,我推荐你多看看书。”

    “百科全书类的书籍,会比较适合你。”

    李牧的话,让爱菲娜有些失望。

    显然她的小动作,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复。

    不然的话,她还真想和这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再深入交流一番。

    只不过的是,李牧对这名女记者,已经保持了敬而远之的心态。

    当那最后的一个问题问出的时候,他就已经用脑海计算机将爱菲娜的手机给翻了个遍。

    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所幸的是,他的回答,还算是妥当。

    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差别,放在普通科学家之间,大概就是动物怀孕的生理学和母猪的产后护理的区别。

    而如果放在他这样的科学家身上,那就是质能方程和曼哈顿计划的区别。

    “最后,请你再配合我们拍张照片,到时候也会作为我们的封面使用,你应该知道的。”

    虽然深入交流的邀请没有得到同意,不过工作还是要继续,爱菲娜对李牧说道。新笔趣阁

    李牧点了点头,面对着镜头,他做了一个思考者的动作,和著名的思考者雕像不同的是,他是抬着头看天思考着。

    随着快门按下,也代表着采访彻底结束了。

    “再次感谢李教授你的配合,下个周的发刊日,你的采访,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那期周刊上,当然,还有你的照片。”

    “好的,我已经很期待了。”

    李牧微笑,表示了告别。

    ……

    时间很快过去,采访结束后的第二个周,《时代周刊》新一期公开,以李牧为封面的这一期期刊的,也收获了世界的关注。

    因为这一期的标题是:【知识的诅咒】。

    这样的标题,可以让所有读者们感到兴趣,再配合上李牧的名头,也能够让无数的人为之好奇。

    而后,当这些读者们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也都因为李牧所讲述的东西,而产生了惊叹。

    从这场采访中,他们仿佛能够亲身体会到,在面对这样一位高智慧人类时,自己有多么的愚笨。

    而封面上,李牧抬头看天的动作,又被许多人在网络上所模仿,这样的模仿,已经不算是整活,而属于是致敬了。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也被网友们所不断传播:当李牧抬头看天的时候,他在思考什么?

    如此的热度,让整个网络都引发了潮流。

    只不过,对于李牧来说,这些事情,他就已经不是特别关心了。

    关于他的那一期《时代周刊》发布的同一天,在自己的房子中,他接到了一通来自华国的电话。

    “李牧先生,你好,我是国院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司的司长,张亮伟。”

    李牧一愣:“国院什么时候还有这个司了?”

    “最近才刚刚成立的。”张亮伟笑道:“首先恭喜您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同时也成为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诺贝尔物理学奖,华国人中,只有您一个人得到。”

    “而《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全华国中,也同样只有少数人,他们各个在华国的历史上都是引领风骚的人物。”

    “您取得的成就,能够让每一个华国人感到深深的自豪。”

    “当然,我说这些话,您大概也能够猜出来一些原因,我这个司的名字,已经很明显了。”

    “国家,期待您。”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