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合该我大明亡国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听到这里,朱媺娖不禁愧疚地道:“父皇,都是女儿不好,在那边没能查到这事,不然外城就不会被攻破了。”

    和历史上崇祯死时仍对臣子们满怀怨恨不同,这一世从郝光明那里知道了不少事,他如今却是看开了。

    他闻言摆摆手道:“郝先生都得不到这资料,又何况你刚去那个世界。对了,此番你过去可曾了解到慈烺他们在史料中是何结局?”

    想到这件事,崇祯明显又振作了点。

    他知道,京城被攻破他想逃生怕是很难,但皇子们目标小一点,又有三人,分散开来总有逃出去一两个的希望吧?

    问完,崇祯就发现朱媺娖面色沉沉,便知道三位皇子在史料中的下场怕是不太好。

    朱媺娖犹豫了下,还是道:“皇兄与两位皇帝虽然被闯贼抓捕,但李自成说这天下都是父皇与大臣们败坏的,与他们无关,因此并未杀他们,还给他们封了爵。

    只是后来闯贼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与清军及吴三桂的关宁军大战中大败,仓皇撤回京城,李自成匆匆登基称帝后又撤往山陕。

    闯贼被清军及关宁军衔尾追杀,溃败千里,再加上很多闯贼不受李自成等人约束,败逃时一片混乱,皇兄及两位弟弟就都失散在闯贼军中了。”

    听到这里,崇祯先是松口气,随即却是怒气冲头,急问:“吴三桂竟然投了建奴?!”

    朱媺娖一叹道:“根据女儿查探到的消息,吴三桂与建奴早有联系,甚至有更大的野心。

    据说,李自成破京城后,曾让降将唐通以四万两白银犒赏关宁军,又胁迫吴襄写信逼吴三桂投降。

    而多尔衮那边却是承诺给吴三桂封王,并且是实封,所以吴三桂最终还是投了多尔衮。”

    崇祯听了不禁嗤笑,“没想到这李自成如此白痴,四万两就妄图安抚关宁军,难道不知道朕每年都要往关宁军中砸数十上百万两的银子吗?”

    嘲笑完李自成,崇祯又问:“慈烺他们失散于闯贼军中难道就没别的消息了吗?他们只要有一人活着南下,便有机会与建奴划江而治,谋得一个南宋局面啊。”

    听崇祯这么问,再想到在网上查到了那些信息,朱媺娖又不禁叹了口气。

    “父皇,皇兄与两位弟弟后来确实有些消息,但其中最著名的却是南北两次假太子案。

    北边的假太子案便是先前郝先生曾说过的,说姥爷贪图富贵,将皇兄献给多尔衮,卖主求荣,却因众多大明降臣皆称太子是假的,多尔衮便将姥爷与假太子一起斩首。

    此后不久,鸿庐寺卿高梦箕的家人在山东偶遇一少年要求随其渡船南下,被认为是太子。

    此时的南明弘光帝,哦,也就是福王叔闻讯就派人查验此太子真假···”

    “等等!”崇祯听到这里,忽然紧皱眉头盯住了朱媺娖,问:“你说那时福王已经登基称帝?他登基时距离京城被闯贼攻破多久?”

    朱媺娖回想了下看到的那些重要信息,道:“父皇殉国消息传到南方后,他们便考虑再立新君了,不过福王叔具体的登基时间却是在四月二十六。”

    崇祯听了,眼神晦暗,道:“才一个月多点的时间,南边的这些臣子拥立新君可真是快啊。不过拥立之功谁不想要?朕倒是该理解他们。

    媺娖,如果朕没料错,那个自称太子的少年,必然没有得到你福王叔的承认吧?”

    朱媺娖虽然没怎么接受帝王教育,但毕竟出身皇室,耳闻目染之下对争夺皇位之事的残酷还是了解些的。

    之前她没多想,此时听崇祯语气复杂的说了这番话,也恍然明白了些什么。

    她下意识地答道:“福王叔的弘光朝仅存在一年多点,便被清军攻破都城。

    福王叔与那北来太子一起被清军俘获,次年又一起被清军处死。

    那一年多中,弘光朝再次陷入复杂的党争,东林党与马士英为首的阉党各自勾连军阀,使得朝政一片混乱。

    北来太子的身份真假也一直都是他们争斗的事件之一,直至都城被清军攻破时,对此事也没有个定论。”

    听见这话,崇祯先微愣了愣,然后就想起了他临朝十七年经历的各种党争事件,以及眼见着朝政、国事在党争中一日日败坏的无可奈何,突然就笑起来。

    “哈哈哈···”

    笑本是代表喜悦的,可此时崇祯帝的笑却却让人听着无比难受,没笑多大会儿,他便哭了起来,声音也沙哑了。

    “可笑哇,真是可笑哇,半壁江山沦丧,眼见山河再次腥膻遍地,君臣却仍争权夺利、迷于党争,合该我大明亡国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