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国师与李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统领一州政务,如今他犯下大罪,甚至有伤国本,罪该万死那是自然,但臣也当负荐人失当之罪,还请陛下将臣撤职查办,交付有司,议定罪过。”

    太平帝嘴角抽搐,“国师言重了言重了。这孙承中投降叛军,朕绝不轻饶,但此事与国师并无关系,国师所言之举荐不当,那就过了,若因此就要牵连下狱,今后谁还敢为朝廷举荐人才?”

    他摆了摆手,“孙承中这人朕也知道,前朝就已有名声,太祖定鼎中原前来投奔,二十多年为官,官声颇佳,后因家事辞官,这等也算人才,国师举荐并无不当,就不必多言了。”

    有罪变无罪,荀郁却没有欣喜,而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坚持道:“若是因我一人坏了规矩,今后陛下又如何能够处置其余人?陛下,请不要怜惜臣!”

    太平帝嘴角再度抽了抽,“那就罚俸三年吧。”

    他看着还欲再说什么的荀郁一摆手,不由分说地将他按在一旁的椅子上,“东闵州之事,国师可有教我?”

    好在荀郁不是陈三更,也不计较钱财,拱手道:“臣在来路上有过细思,良策谈不上,有些想法呈给陛下。”

    太平帝点了点头,面露期待。

    “臣想问陛下,如果叛军的首领不是陈三更?陛下当如何?”

    “没有陈三更?”太平帝眉头一皱,没有陈三更那可就太简单了啊!

    他都不用思考,张口就来,“最重要的肯定是围堵,不让叛军继续壮大。迅速屯兵边境,东闵州以北的虎熊州,以西的中神州,以南的灵湘州,都要调派大军应对。其次,在拦住对方去路地前提下,步步紧逼,逐步压缩其活动范围,小股歼灭,伺机决战,切勿盲目追胜,反被叛军攻杀主力,壮大声势。”

    荀郁微笑道:“陛下此言,可谓老成持重,知兵懂政之言,臣先前那些无谓的担忧可以尽去也!”

    太平帝叹了口气,“可是对方是有陈三更啊!”

    荀郁摇了摇头,“一人之力,终有穷时,东闵州之事,不过是对方刻意营造的结果,谁知道他们已经暗中准备了多久。若非早有心思造反,陈三更能说刺杀先帝就刺杀先帝?陛下切莫被表象蒙蔽,他们没有那么强的实力!而且,当这个事情已经变成逐鹿天下之事时,能征善战之辈,运筹帷幄之属,才是最重要的。那些个人勇武,不过一员猛将耳!”wap..com

    太平帝眼睛微亮,颔首点头。

    荀郁接着道:“那么按照陛下方才的话,中神州边境,虎熊州边境,都可以屯重兵应对,但灵湘州呢?”

    他若有深意地道:“灵湘州西面是九幽洞的地盘,东面可是白鹿洞啊,他们愿意配合朝廷兵马,去拦住那位与他们有深厚情谊的陈三更吗?”

    太平帝冷哼一声,“他们敢!”

    荀郁点了点头,“陛下所言甚是,白鹿洞既然已经选择了跟朝廷合作,也应该有所忌惮,至少不会站出来帮忙。这一点,陛下可以召见朱曦,问个明白。”

    他拱手道:“至于中神州,臣愿意戴罪立功,奔赴前线,定不让叛军突入中神州范围,如果没能成功,臣提头来见!”

    “国师言重了。朝中诸事繁杂,朕还有许多事情要仰仗国师处理,这统兵之事,何劳国师亲自出马。”

    ......

    一番君臣问对之后,荀郁出了宫城。

    登上马车之时,荀郁轻声吩咐道:“去司天监。”

    本当向西而去的朴素马车方向一拐,转向东面不远处的司天监。

    就在这辆马车刚刚离去之时,一辆豪奢的马车恰好驶来,坐在车上的老人掀起侧帘,望着国师马车离去的方向,又抬头看了一眼那高高的观星楼,沉默不语。

    马车停稳,车上的老人走入宫城,在国师方才离去不久的御书房中见到了年轻的皇帝。

    “微臣拜见陛下。”

    “李相请起,来人,赐座。”

    一番寒暄,太平帝也问起了李相关于平叛之事。

    李相轻轻捋了捋胡须,轻声道:“敢问陛下,方才国师有何高论啊?”

    太平帝看着这个他并不喜欢的老臣,本来想要斥责两句,但想到毕竟是名义上的文官之首,自己继位的时间也不长,嗯,甚至都还没登基,也不好得罪,便按下不快,耐着性子将国师的话简单复述了一遍。

    等他讲完,李相错愕地看着他,“没了?”

    太平帝眉头一皱,“你还想听什么?”

    李相连忙起身致歉,拱手道:“陛下勿怪,老臣并无他意,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而已。”

    “奇怪?”

    “对。”李相点了点头,“因为国师的话太合理了。”

    ......

    太平帝愕然无语,看着眼前的老头,忽然觉得让这样昏聩的人站在文官之首的位置上,是不是他的失职?

    人精一般的李相又补充道:“老臣所谓的合理,对许多谋士而言,已经是正常的能耐,但是陛下,那是国师啊!”

    他面露追忆,“老臣也与之共事了多年,以前议事之时,国师总是语出惊人,有些甚至让人笑掉大牙,但事实往往都会证明他才是对的。国师智计无双的美誉也是用这样一件件铁打的事实铸就出来的。”

    他看向太平帝,“可是,以今日之言,完全不能体现国师的高见和无双智谋啊!”

    这算个什么狗屁道理,我以前还能一夜三次呢......太平帝在心中暗骂一声,淡淡道:“智计有穷,不能因为他以前的功劳就要求他每件事情都要做到那般吧?就像李相如今,许多年轻时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想必也做不到了吧?”

    看见陛下的态度,李相没有再多说话。

    有的事情,埋下一颗种子,自然会发芽长叶。

    他拱手道:“老臣也说了,国师的计谋很合理,所以,老臣并无更好之计策。”

    太平帝失望地看了他一眼,只好叹了口气,“辛苦爱卿了,爱卿早点回去休息吧。”

    “老臣告退!”

    李相慢慢退下,御书房重归寂静。

    太平帝已经慢慢从先前的麻木绝望中走出,打定主意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所以,他命人准备好了天下地形堪舆图,目光凝望着东闵州所在地那块地域,以及它周遭的各处。

    但目光在图上,他的脑海中却始终萦绕着李相方才的话。

    他恍然想起,那些计策,大多都是自己所想,而国师似乎只是顺着自己的话,添了些不痛不痒的内容。

    面对这样的大事,国师几乎没有发言?

    国师,该不会真的有什么问题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