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孟德哥哥有情有义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主公找我......”

    荀彧刚进门就被曹操一个藏獒抱住肩膀,只见他哈哈大笑,极为兴奋。

    这,多少有些不合礼数。

    荀彧是一个儒生,言行举止皆有君子之风,虽知曹操不拘小节,总有些不适。

    “什么?联络上天子了?”

    很快,听完曹操诉说的荀彧,一脸懵逼,心中受到极大震惊。

    哪里还顾得上其它。

    咦?

    难道不是荀彧?

    曹操面露狐疑,看他神情也不像在骗我。

    而且荀彧没有理由瞒着自己。

    “是张杨放行,还是逃了出去?天子又是何样态度?”

    奉迎天子,对曹操或是袁绍,或许是利益上的考究,但是对于荀彧却有不同的意义。

    知道此事后,一向镇静的他也忍不住了。

    问完之后,方知失态了。

    曹操挠了挠头,表示我也不知道。

    荀彧也是真不知道?

    既然不是荀彧所为,那这件事情就更奇怪了。

    “逃应当不可能,那张杨昔年能被董卓看重,封河内太守卫于洛阳周边,还是有些本事。”

    曹操捏着胡须,冥思苦想。

    于是,二人便在案牍相对而坐,仔细猜测推演,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

    与天子取得联系是好事,只是一切都不在自己掌控,就怕是个陷阱。

    万一是袁绍布的大局,骗自己进了洛阳,再来个瓮中捉鳖呢?

    曹操很清楚,袁绍那家伙就喜欢导这种片子。

    当初在洛阳唯恐天下不乱,导了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得何进和十常侍厮杀,而后又在冀州妄图立刘虞为天子。

    就想搞大手笔,显得自己多聪明。

    曹操瘪了瘪嘴,面有不屑,我曹孟德才不会着你的道。

    “如今主公坐拥三州之地,在徐州更是有仁义之名,可是有志之士在河内起事?”

    荀彧暂时能想到的,也是如此了。

    天下局势逐渐明朗,吕布逃了,陶谦死了,袁术经此一败被困于寿春,天下诸侯最强的便是袁绍和曹操。

    总有人不喜袁绍。

    “未曾听闻河内有异动。”

    “据元让来报,袁绍军中也无大动,应该不可能。”

    曹操想了想,突然笑道:“文若不必如此的。”

    他喜欢听好话,但不希望谁都说好话。

    呸!

    我就是猜一猜,谁夸你了?

    荀彧嗤之以鼻。

    “我倒是更觉是颍川哪个士子,想入曹营便交个投名状。”

    曹操于是将刚才猜测,全数告知荀彧。

    “极有可能。”

    荀彧于是乎在脑海中迅速翻找。

    说起颍川士族,没有谁比他更熟悉了,在原来的历史中,曹操每次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荀彧总是能想到办法,找到人来平事。

    推荐的人才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荀彧这次却是难住了。

    “难道是钟繇?”

    “谁?”

    “他跟着天子东归,此时想必在洛阳,不太可能。”

    荀彧摇了摇头,想着如今也不是举荐的时候,并未多言。

    如果只有天子诏书,那极有可能,现在被张杨扣住的那使臣,也有密信回来。

    那就不可能。

    啧啧!

    曹操听了都馋哭了。

    文若,你果然还有人才未推荐,就不能多搞点过来么。

    最好都像文伯一样,那天下大定了。

    “时机未到。”

    荀彧也没多解释。

    当然,他也没完全猜到曹操的想法,不然定要怒骂一句,我上哪找去?

    二人接着又是商议许久,依旧没找到缘由,越发觉得奇怪。

    “天子诏书可有提示?”

    荀彧突然想到,曹操连忙拿出诏书摊开在案牍上,二人一同参详。

    看着通篇都是天子在夸赞主公,荀彧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微微皱紧了眉头。

    天子蒙难久矣!

    曹操脸上却是说不出的痛快,舒服了。

    “文若可有发现?”

    “天子并未提及。”

    二人不免有些失望,曹操本欲收回诏书,却被荀彧拦了下来。

    “嗯?”

    曹操一愣,随后便看到荀彧指向一处,定睛一看,原来天子还是有所暗示。

    是关于洛阳的情况。

    如今洛阳也是鱼龙混杂,有几股势力,主要有临时救驾打跑李傕等人的白波军,以及南匈奴残留,还有当时从洛阳出发的旧保皇派。

    当时天子刚到洛阳,为表彰护驾有功之臣。杨奉出屯梁县护卫洛阳,老冤家韩暹和董承则留在了京中守卫皇宫。

    而在回洛阳路上,天子于白波军大营曾有封赏,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杨奉和董承录尚书事。

    官职都是混乱不堪,自是无法协作共处,几方势力又闹矛盾了。

    其中,以杨奉兵力最强,却离天子最远。

    诏书之中皆是夸赞之言,却是三言两语将形势说清楚,从中也可看出当今天子有些才能,荀彧不免叹息。

    曹操倒是没想着许多,刚才光看夸自己的去了。

    看着荀彧面色严肃,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一帮乌合之众,若是天子有令,我曹孟德率军三万即可。”

    “只是,袁绍必动。”

    是啊,还有袁绍。

    就因为还有袁绍!

    从实力上来说,曹操此时尽管拿下三州之地,但根基都不稳固,袁绍显然更强,他也就一直被公孙瓒拖着无法南下,不然曹操哪里还有空去找袁术的麻烦。

    “河内张杨突然关了城池,定然也是袁绍的手笔。”

    “奉迎天子,袁绍看来也有想法,得加紧了。”

    荀彧微微皱眉,预想到了最差的结果,也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天子去了冀州。

    此前,袁绍妄图立刘虞为天子,为荀彧所不齿,这也是他离开袁绍的原因之一。

    天子说换就想换,天子去了冀州能有个好?

    “是得加紧!”

    曹操想到那封信,忧心忡忡。

    袁绍要是迎了天子,文伯这家伙说不定真跑过去了。

    能给你跑了?

    必不可能!

    “如今洛阳我已不太熟悉,文若可还有办法?”

    曹操问道。

    “也只有他了。”

    荀彧想了一圈,只想到钟繇,“另外我再去颍川问问,是哪家士子在河内有壮举。”

    二人散去之后,曹操再次派人带着钱财,试图拉拢张杨。

    而荀彧,去了颍川。

    ......

    洛阳。

    此前董昭一行人顺利通过了梁县,抵达洛阳面见了天子。

    因为他名义上是张杨的特使,不论是杨奉还是董承一帮人都不敢不敬,无他,河内之地太近了。

    此时东归路上与李傕数次血拼,保皇党也是损伤惨重,不愿意在家门口再次树敌。

    更何况,杨奉这太守还有董卓的干系,万一联合李傕等残部来个夹心饼干呢?

    于是,董昭趁势留在了洛阳,还被天子封为侍中。

    这年头,官职不值钱,连白波军都能封为四征将军。

    这时,董昭的能力开始发光发热,接住杨奉的见面礼跟天子取得良好关系同时,也跟守卫皇城的几股势力处的不错。

    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这一日,董昭出了宫殿之后,来到自己的别府。

    洛阳经过一场大火,房屋楼宇都被祸祸得差不多,如今也没钱修缮,天子皇宫尚且断壁残垣,他的府邸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董昭也不在意,他很清楚洛阳的日子只是一个过程。

    接下来,就得看曹操怎么做了。

    “是理应外合?还是直接带兵勤王?”

    董昭看着洛阳城的一片惨状,心里默默计算着。

    洛阳城墙被烧毁不少,如若里应外合,自己又可以从哪些地方逃走?

    如果直接开打,董承等人首先便会控制天子,又有什么地方可以藏身?M..coM

    曹操定然是能赢,那洛阳的关键就是天子的安全。

    董昭针对可能会发生的变化,都作了充足的准备。

    河内的探子都被他的暗中带进来,考察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